這些人格原型的鍛鍊和修成,是為了讓我們歷練成長,及從過程中學習及磨練我們未通達的人生課題,同時獲得各種能力以發揮自己的潛質。及時辨識出自己的人生課題,給自己勇氣,去承認及面對自己可能一直逃避、否認的生命轉化關卡。
「人格原型」是指我們內在之中,都存在著集體潛意識所形塑的人格面貌或版本,導引我們活出某些特質、鍛鍊出某些能力,也從歷練中學習身而為人所該面對的成長課題及任務。從榮格的理論來了解,「人格原型」存在於跨人類種族、文化的集體潛意識之中,並以本能、直覺而衝動的方式出現。在我們未意識到之前,我們的潛意識都含有這些人格原型的存在。
這些集體潛意識的人格原型包含了社會文化和歷史習俗的內涵,也具有某些宗教或神話的隱喻。此理論所涵蓋的面向和層次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兼具東西方的神學及哲學發展基礎。人格原型,是一組含有固定思維、情緒感受及行為特徵的模組,透過「人格角色」的呈現,影響著我們對生活的適應力,及遭遇的問題和情境。
而每一組人格原型裡,都含有每個原型獨特的主導情緒,及為個體帶來的生命課題。若是面對、學習、歷練及轉化負面的力量(傷痛及陰影),則我們便會朝向下一個人格原型的任務走去,向上提升。〈自我檢測〉你現在的內在人格原型是哪一種?
蘇格拉底:「這一生最重要的事,是認識自己。」
在不同的人格原型階段,需要學習及面對的不同人生功課,那麼這樣的一個情境,可能會刺激你產生屬於你人格原型的特有反應,以及一組思考、情感和行為的模式。
每個人一生會經歷6種人格原型,有各自需要面對的關卡及任務。
探索者(或流浪者)原型的動機是尋求實現靈魂 。
內在人格原型:流浪者
目前(2021/10/26)的你,可能告別了一段重要關係,或離開一份做很久的工作,感到身心疲憊,也對過往的人際關係充滿疑惑或失望。
可能因為被動的因素,或是主動的因素,你都有點刻意的不再和人群靠近,也不想歸屬於任何群體、建立關係。
現在的你,需要的是給自己多一點兒時間和空間,修復身心也好,重新認識自己,找回失去已久的自我也好,現在對你來說,都有一種只想好好和自己在一起的念頭,走著自己的既孤獨又緩慢的步伐。在未知的人生旅途上,你需要尋回自己破碎及遺失的散落靈魂,重新學會與自己相處和親近。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 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 : 是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重要的感受。
-- 榮格 --
主要特徵:與人疏離、格格不入,恐懼孤獨而搪塞時間
主導情緒:孤獨、寂寞、平靜、疏離
正面表現:專注認識自己,學會體認生而為人必有孤獨的時刻存在
黑暗面貌:恐懼感受到孤單和寂寞,拒絕體驗自我存在的孤獨感
卡關課題:無法離開破碎失落的人生,執迷於空洞的關係抗拒走入自己的內心
原型表現:不斷出走,尋找下一個停靠站
這個階段你可能會在逃避麻煩和尋找新自我之間做一個選擇,當你願意啟動深入探索自己、認識自我的能量時,你會開始找尋答案,也是人們買最多書、看最多書或搜尋大量網路資料的時候,透過各種資料的翻閱,來了解自己怎麼了,以及找尋自己對人生困惑的答案。
自我覺察引導:你的傷,只有自己最清楚
每個人都走在自己人生的軌道上,沒有誰會為你深刻地記得,你經歷了什麼、遭遇了什麼困頓。僅僅在路過的一分一秒中,我們互相對望、交談、關注、知曉,而後我們再度經過彼此,繼續自己的步伐,記憶自己的記憶。
所以,你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知道,如何善待自己,如何陪伴自己,如何理解自己,如何照顧好自己。
好好在乎你所在乎的吧!
好好關注你所關注的吧!
這是「流浪者」階段,最需要和自己一起體會的。(內心的真誠交流和自我悅納的歷程)
三個任務,導引你提升內在力量,邁向下一段歷險及鍛鍊:
任務1:意識及承認哪些人、關係、機構,長期忽視、傷害你
曾經,為了你的生存,為了鞏固你的依附,你選擇被同化、限制、囚禁,扮演了被設定好的角色,卻從來沒有知覺過「自己」的存在。 因此,在流浪者的第一個任務裡,你要「清醒」,帶著清醒的腦及眼光,意識及承認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事。但這不是為了怪罪或指責,否則又會跌回孤兒原型的「無力感和受害感」。你必須為自己的存在,負起全然的責任,讓自我真實地誕生。
任務2:為了認識自己,做真正的自己,勇敢地出發及探險
離開,不意謂人生結束,那往往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你願意以多清明的心和勇敢的態度,來激勵你自己走進你的新旅程,而不是不在躊躇不前、不知所措中,你就會多快建構你的新生活形態。
即使你現在失去歸屬、身分、依附、頭銜,都請試著接受這一份失落。若是可以,用你的方式哀悼,也就是完成你的告別。然後,把自己當成新誕生在這世界的人,你是陪伴自己的旅伴,陪自己重新感受每一天、每一刻,並從中發現及認識你自己。
任務3:體驗一個人的存在,深入了解自己內在和外界的運作
真實地與自己安在,是對自己全然地知曉及接納,不使用批判和責備,才能有機會走入自己的更深處,像是要和自己建交,做和好的邀請,真誠地邀請你的內在允許你的認識及探索。 這個任務要靠你自己進行、記錄、體悟,但你可以參考一些别人的作法,那些「找回自己」「探索自己」的經驗,又或是靜心地陪自己冥想、閱讀、觀察世界,都能讓你的內在知覺及感受充實起來,真實地看見、接納,了悟到無可迴避的即是自己。
流浪者原型的 10 個特徵
你經常換工作(或人際關係)
您經常搬家或前往新地點
你緊緊抓住自己的獨立性
你的朋友群往往分佈在你住過的各個地方
您很快就會感到無聊或焦躁不安,並且渴望下一次“新”體驗或冒險
你抵制從眾,願意獨立
你在變化中茁壯成長, 在停滯中會感到焦慮
你並不總是需要一個合乎邏輯的理由來搬到一個新的位置或情況
你很擅長“順其自然”
你對不確定性更滿意,並不總是需要生活中的大問題的答案
雖然 Seeker 與 Wanderer 並沒有太大不同,關鍵差異 : 尋求者有尋找答案的內在動力,而流浪者的旅程並非以尋找解決方案或達成結果為動力。
對於求道者來說,經常旅行和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是因為他們需要尋找意義並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此生中的位置。他們正在尋求與比他們更大的事物的聯繫,而旅行是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或內心平靜的過程。
這兩者之間有很多重疊之處,而 Wanderer 是 Seeker 的變體,它們都屬於 Explorer Archetype 家族。
流浪者的陰影面
流浪者對生活經驗和冒險的需求帶來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他們所愛的人。由於流浪者總是去新的冒險或新的地方,接受新的工作或職業機會,搬家(離開)——他們的關係往往會變得緊張。親人、浪漫伴侶、朋友往往是這個原型的需要的第二位,這可能會給最親近的人帶來深深的痛苦和傷害。
同樣,這個原型將在自己內心掙扎以尋找內心的平靜——他們可以在某個地方安頓和培養他們的關係,因為他們不斷需要去“下一個地方”可能會變得非常消耗。如果他們不小心,流浪者的魅力可能會導致孤獨和疏離的危機。
流浪者的光明面
流浪者的冒險精神和對變化和新機會的開放態度帶來了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流浪者經常將經驗、生活教訓、文化和傳統帶給新的人群。
流浪者可以融入環境並帶來強大的技能組合——教授她公司的員工並使其多樣化。她願意獨立使她成為其他人內心流浪者的榜樣,他們因社會限壓制而受到壓制。
在最好的情況下,這個原型對宇宙是開放的,並準備好改變和轉變。她對未知事物的安慰使她能夠以開放的心不斷成長和學習——因為她知道旅程與目的地一樣重要。她願意繼續這段旅程,從而開啟了豐富的發現和體驗生活。最終,她變得更有能力找到內心的平靜和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在文學和電影中,流浪者經常被呈現為以某種形式開始故事的角色,無論是字面上的監禁,還是受到人際關係、家庭、工作、學校等的束縛。然後,流浪者角色進行了一次真實的物理旅行,直到他們的旅程結束時,他們才找到自己和屬於他們的地方。
電視上現代流浪者的一個例子是 BBC 電視劇《神秘博士》中的醫生,這個角色在宇宙中游蕩了數百年,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短期伴侶,從不安靜地歸屬於任何一個地方或時間。
神秘主義者與流浪者
Mystic 和 Wanderer 之間有一種有趣的聯繫,因為他們都是有內在呼喚或渴望探索和漫遊的人。向內看的需要與向外看的需要一樣重要;然而,流浪者比神秘主義者更有可能進行漫無目的的旅程。
神秘主義者更加強調在精神上尋找一致——並且經常受到這種需求的推動。由於這些在人類無意識中並不相互排斥,我相信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兩者。你有你獨特的旅程,就像我有我獨特的旅程一樣——這看起來有很多方面,但仍然包含靈魂 在旅行、職業、藝術、愛情等方面的求真,不勝枚舉。
【心靈提醒】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世界的旅人呢?我們孤身來到這世界,也將孤身離開這世界。我們並未能真的永恆擁有什麼,也無法始終依賴、依附什麼來存活。
誕生時的弱小,對生存的恐懼和無力誤導了我們,以為離開關係、失去依附,我們必然存活不了。放下執著,學習感激和祝福,任何的分離和放手,都有愛的形式和意義。沒有放手和離開的人生,其實更像囚牢,拘禁了彼此,也拘禁了靈魂。
流浪者的能量,可以讓我們真正地從原有的框架和束縛中解放,為自己尋回生命原本的自由和自在,安然做自己。認識自己,即是認識自己的獨一無二,了解自己是全世界僅有的,沒有複製品,也不會有山寨版,一切都是原汁原味,道道地地的原創。
在認識的過程,是認識全部的自己。不論是自己認知的「好的自己」或「壞的自己」。不論是自己對外形塑的面貌,還是私下只有自己看得到的面貌。不論是你喜歡的部分,或是不喜歡的部分,你都要能承認及面對,持平中立地不帶成見,不偏執地去認識及了解所存在的每個真實部分。
當你有所隱藏、壓抑,或是想切割,假裝自己沒有某些部分,這不僅會讓你對自己認識不全,也會讓你活得偏執和極端,更可能因此扭曲變形,成為自己也陌生及疏離的人。
人生,是一段自我挑戰及勇於蛻變的過程 也就是你要能意識覺醒、羽化, 勇敢掙脫生命的束縛及牢籠, 讓自我展翅高飛, 看見自己完成真實自我的過程。
外境不論發生什麼,都只是提供你一個局面,就像下棋者的棋局,你怎麼思考、怎麼感受,怎麼選擇及決定你的行動,都將成為反映出你這個人的鏡子,鏡映出你的人格、思考模式、情感特徵,還有處理危機和問題的能力。
或許你能致勝,或許不,不管結果如何,這都是你的抉擇及移動,在當中所形成的效應,和編寫出的結果。
次要原型:鬥士
自我提升第一步:
給你自己多一點兒時間和空間,修復身心,重新認識自己,找回失去已久的自我。
鬥士—發現自己力量的孩子處於鬥士階段,你逐漸明白自己的信仰以及認同的價值,開始發現自己擁有戰鬥的能量,並為信仰而戰。但這種能量也是一體兩面的,正向的鬥士為了「世界」的永續存在而戰;負面的鬥士則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信仰價值的本質會直接影響到鬥士能量帶來的人際連結,是產生守護給予力量亦或是掠奪破壞。
放下自以為是的態度,開展謙遜與彈性,紮實地鍛鍊自己,讓自己生出更多力量去守護價值,讓這個世界因為自己的力量而變得更美好,也體會到真正的英雄是同時含納力量與溫柔,並擁抱成長的過程中自己的脆弱,學習與恐懼與焦慮共處。
鬥士人格明白自己所擁有的能量以及想要奮戰的價值,但切記並不是擁有了這兩把利劍的生活就會一切順遂,若沒有謙遜的學習,鬥士能量是會變質的,過度膨脹的自負,會使鬥士覺得抑鬱不得志、全世界都負他。
原型(Archetype)一詞起源自古希臘語。一個詞根(Archein)的意思是“起源的或者古老的”,另一個詞根(Typos)則指“式樣,模型或者類型”。組合起來就是“最初的樣式”,可以是針對人、物或某個概念,其他與之相似的都是從它衍生、複製、仿造、模仿出來的。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經在他的人類心理學理論中用到過“原型”的概念。他相信,“原型”以神話角色的形式,在全世界的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中存在著。原型體現了我們進化過程中一些基本的人類形象,很自然地,這些原型能夠喚起人類深層次的感情。
儘管事實上有許多不同的原型,但榮格定義了能夠代表人類基礎慾望的12個主要的類型。每種類型都都有它自己的一組價值觀,意義論和性格特點。同時,這12個類型又被以4個為一組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自尊”,“靈性”和“自我”。
一個大類中的每個人格類型都擁有共同的驅動力,例如“自尊”裡的每一個類型都被驅使去做那些被定義為體現自尊的事情。
如果不是所有人,起碼大多數人在他們的個性構造中都包括多種原型,但在大部分時間裡只有一個原型起了決定作用。了解有哪些原型存在於你自己或其他人,特別是愛人,朋友和同事,能夠很好地幫助你理解其各自的行為和動機。
自 尊 | 靈 性 | 自 我 |
1. 天真者 2. 孤兒/常人 3. 英雄 4. 照顧者 | 5. 探險家 6. 反抗者 7. 情人 8. 創造者 | 9. 小丑 10. 智者 11. 魔術師 12. 統治者 |
(2005~2020 任職期間) 處於「孤兒」原型
在工作時,你會對一切的訊息和他人都交代,充滿不安和懷疑,你就彷彿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覺得一切都是未知。
不僅未知,還會有一種感覺,覺得這是充滿危險、欺騙、背叛和出賣的環境。
因此對於接觸到的人同事或主管,皆有一種不放心,認為他們在背地裡,正在評論,而且是偏向負面的評論。
(2020~2021 ....)內在人格原型:流浪者
(我的前世表明最重要的一課是學習如何無條件地愛別人。由於現在或過去的生活經歷,可能會感到憤怒、怨恨、嫉妒或害怕其他人。一旦學會瞭如何無條件地愛別人(雖然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你會感受到更多的愛、同情、理解和同情。)
以下是一些提示:
學會享受你的孤獨。
通過每天對生活中的小事感恩,實踐習以為常的感恩美德。
學會深呼吸。
用你喜歡的方式而不是你討厭的方式來看待人們。
通過為他人做一些善意或體貼的事情來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探索寬恕傷害你的人的不同方式(也許先學會如何原諒自己)。
穿綠色(這種顏色的振動與心輪有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