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賽斯語錄

作家相片: Sunnie LeiSunnie Lei

已更新:2019年9月10日


當人認識到是他自己用具體的形式創造了他個人的和世界的環境時,他就能開始創造比現在這個由偶然和無明所構造的更為優良的個人和世界的環境。

這就是我們帶給這個世界的主要訊息,這也正是人類觀念發展的下一條路線

你們應通過感知外在環境來獲得一個你們內在發展的清晰畫面。看似是一種感知、一個客觀、具體、獨立於你們之外的事件,實際上是你們自己內在情感、能量和精神環境的物質化

在你被允許進入更廣闊、開放的實相系統之前,你必須首先學會處理能量,並通過物質化來認識思想和情感的具體後果

我的使命是提醒你們,你們自身存在之內所擁有的難以置信的力量,並鼓勵你們認出和運用這種力量

沒有比把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欲望更刺激、更值得去實現的了。

這實際上是每個人的使命(專注地)。從你們自己獨特的生活和活動做起。從辦公室的一角、或在升產線上、或在廣告公司、或在廚房裏。

你從你身邊做起……當你實現了自身的能力、當你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將你個人的理想,盡你所能地展現出來時,那你就是在將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你們根據你們的信念和期望創造你們的實相,因此你們應該小心檢查它們。如果你們不喜歡你們世界的某些方面,那麼檢查你們自己的期望。

人類同時做著同樣的夢,你們擁有你們廣大的世界。

整個構築就像一幕教育劇,你們是這幕劇的製作者,也是演員。戲中有戲,戲中更有戲中戲。事物 “之內” 沒有盡頭。夢者做夢,夢中的夢者也在做夢。但夢並非沒有意義,其中的行動意義重大。全我是旁觀者,也是角色的參與者。

如果你們不喜歡你們的世界,是你們自己必須改變,個人地和全體地。這是變化得以發生的唯一方法。

你的靈魂是你的內在自我中最親密、最有力的部分,它永遠在變化、成長。
你的靈魂是活生生的、敏感的、好奇的,處於一種不斷成為的狀態中。

你的靈魂部分居住 於超越物質層面的其他次元。你靈魂的部分是任何宇宙中所知的具有最高動機、最高能量、最具潛能的意識單位。你的靈魂,你所是的靈魂,你身為其一部分的靈魂,它比你所能想像的任何現象遠更富創造性、遠更神奇。

讀懂你自己的思想遠比讀懂他人的更為重要,因為當你明瞭自己的感情時,你會很容易地看出所有其他人的感情也反映於你自身。

為了拋棄不適合的信念並建立新的信念,你必須學會運用你的想像力將觀念搬進或搬出你的頭腦。適當運用想像力可以將思想推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壓制負面的思想,比如恐懼、憤怒或仇恨是沒有用的。它們應當被認出、面對和替代。

當感到仇恨時認出它,並認識到仇恨可以被去除。一開始的辨認是必需的。然後你必需想像自己 “連根拔除” 仇恨,並用一種積極的感情取代它。

你現在所學的一切都在你的經驗中反映出來。過去的自我等待你對他了解的知識。未來的自我幫助你學習現在正在學的,而所有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當下的所作所為

死亡並不能帶給你一個永久的安息地。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休息一會兒。然而,你不僅死後必須運用你的能力,而且你必須使自己面對那些在你先前的存在中沒有運用的能力…我可以向你保證,死亡是另一個開始。你曾經活過並將再次活過,當你處理完物質的存在,你將繼續活著。


你生來就有對自己性本善的認知。你生來就有對你在宇宙中的正當性的內在認知……你們是一個可以合作和可愛的物種。


你們的誤解、你們的罪惡、你們的暴行,儘管是真切的,卻很少是出於惡意而為,而是由於對善的本質以及如何將其化為 實相的方式的嚴重誤解而造成的


如果你們不關愛你所居住的環境,那麼它將不再負擔你們——你們不配享有它。你們要明白,你們要停止毀滅這個星球。不再毀滅花和鳥、稻穀和動物。如果你們配不上它們,它們就會毀滅你們。


你們在你們的參照框架中為自己設置了難題。只有當你們確實看到你們破壞自然的危險性時,你們才會理解作為自然框架中的一部分的自己


當你認識到,生命力、堅強和快樂就是你自己,它們從你自己的存有之泉噴湧而出;現在你能投身於一種新的探索中,在其中人類的文明和組織將改變進程,這正是人類的善意和理想的反映。


你可以注意你個人所邁出的每一步都和你希望達成的目標完美相合。你可以注意你的方法是完美的。


如果你這樣做,你的生命就會自動充滿激情、自然的熱情和創造力,而這些特性會向外反映到社會、政治、經濟和科學領域之中。這不僅值得付出努力,更是一種挑戰……我祝你們每個人的努力都獲得成功。


“Each mental act opens up a new dimension of actuality.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your slightest thought gives birth to worlds."   -- Jane Roberts, Seth Speaks

11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