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難、哈米吉多頓(註:Armageddon,《聖經》「啟示錄」中的末日善惡決戰場)、UFO 陰謀, 以及末日論調;氾濫著新時代出版品與想法,已經數十年如此。有的甚至預測:末日兩三年就會來臨,至今 的「末日論預言」也是如此。 (末日‧科幻‧啟示錄)
如 一的法則 Q’uo 所言:
當人進入了無意識(或內在意識)的門檻,以及深層記憶中;會因而觸及遠古地球 大變動的深層記憶,自然也觸發了人類無法繼續存活的深層恐懼心理。
當人們深受 末日論、哈米吉多頓或是上述這類的新時代想法,以及所謂的「耶穌第二次再來」 這類末日論調的影響時;我們認為它正意味著人類的潛意識心靈原型,正在注視著自己、注視著死亡、注視著自己的死亡結局。
因每人內心深處都知道,自身的肉體 即是來自塵土的物質受造物;而這來自地球塵土的骨肉(或血肉之軀),終究會再次回歸塵土。 恐懼個人的死亡宿命是正常的人性。死亡顯然是人類無法逃避的宿命,也往往不被人們所期盼。
人們對外在世界即將面臨大災難的恐懼;其實正反映出人類內心深處, 對自身死亡宿命的集體恐懼心理。
關於你們稱之為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實體,給予他的訊息是經由視覺意象所傳達; 接著他再試圖轉達,或以文字來掌握訊息。誠如你們所言,他的預言因而得以流傳至今,好讓未來的世世代代可藉以援引參考。
這樣的訊息是藉由一系列的視覺 意象所傳達與感知;它不過是反映出了,受到地球集體意識影響力;所展現的某 種可能性趨勢,只是看待可能實相的某種特定觀點。然而,它絕不是唯一的可能 實相。它當時既不是,現在也不是,唯一的可能發生事件。就形而上的抽象意義 而言,實際上它是經由你們星球上;人類集體意識的選擇,持續不斷地在形成或 再造(重建)。
科學家們早已得知:地球某些重疊的地殼板塊, 往往經常相互推擠堵塞;因為地球必須經常釋放這些重疊地殼板塊的壓力,好讓地殼得以舒緩壓力。這樣的過程往往是以相對緩和的方式進行,而我們大多數人也得以存活。
我相信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目前降生在地球上而且已達關鍵性數量門檻,準備朝向更高密度進化的外星人(ET);以及地球此地的流浪者,他們經由共同努力所獲致的結果。 他們有意識地將光與愛傳予地球,以緩和地殼板塊的振動頻率。
雖然有洪水、地震等自然環境的大變動,所帶給你們的潛在難題;然而 這些同時也是,地球讓自己表層更舒適的自然調整方式。因地球本身也是個活體, 是故相當程度的關切是適當的。
然而你們最好也能覺察到;土地本身是個活的實體,而生命的存在即是:經由人類各式各樣的因應行動,所導致的妥協平衡結果。 不過我們也覺察到,每個難題都有它的因應解決方案;而當命運之輪持續向前運轉,宇宙萬物終究都會獲致平衡與復甦(更新)。
當正向與負向的實體(個體),都意圖獲致所謂的「畢業收成期」;以期躍升至正向與負向的第四密度之際,便發生了無數這樣的 UFO 接觸與安排。這類 UFO 接 觸與安排的傳言(或報導),往往涉及了不同政府之間;或不同政府之間的某些人士,以及某些非來自你們世界的實體(個體)所介入的結果。
基於不干預他人自由意志的前提下,我們無意詳加評論;或揭露更進一步的內幕,以免影響到閱讀或聽到這些事的人。有鑑於此,我們只能簡單地如此說:即便這樣的 UFO 接觸 與安排確實發生過,它們也只是某種戲劇幻覺的一部份;而你們可將它們變成喜劇或悲劇,完全在於你們自己的選擇。
的確有過無數的 UFO 降落、綁架,或是疑似綁架;其實卻是藉由在腦中植入某種記憶程式(或印記),而事後醒來卻有「實相幻覺」的結果。正如擁有其他類似記憶的實質效應,它對身歷其境的當事人而言;卻是足以形成某種「虛擬實相」,令人感覺猶如「身歷其境」的真實記憶。
它的基本意圖是為製造恐懼。有鑑於不干預他人自由意志的法則,我們對於其他相關的意圖,不便多做評論或揭露。然而,我們卻可以這麼說:對於那些選擇過著具有信心生活的人而言,這樣的傳言則是無關緊要。的確,這樣的事件不斷地發生,的確也有無數善意的正向接觸事件,發生在那些尋求愛與光的人身上。
記憶就像是海面上的一座座島嶼,它們表面上看似毫無關聯的,但在海底的基礎卻一直緊密相連著。那片海就是時間,當有一天海乾涸的時候,所有的記憶將會真正融合,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你的,或是我的——這可能就是「即視感」(déjàvu)為之存在的原因——如果真是這樣,事實上我們就不知道神話到底是來自過去,抑或是來自未來了。
似乎這個世界上的宗教都是有來源的,也許所有的神話都是。按照慣常的意識,神話,它們當然來自過去;但也許看起來來自未來卻更說的通。 對未來的預見性,這就是人類的想像力了不起的地方。 當星空再度膨脹後,所有的一切都將重演。這個宇宙所犯過的錯誤全都會重奏,一次又一次,輪迴不止。
也許所有的神話都是我們在某種虛擬實境下甚至是來自另一個世界中實驗性質的生存記憶。這樣也就可以大體解釋與末日連接在一起的新生。(被毀滅了一百萬次的地球 原文網址)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