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unnie Lei

夢是個人的神話,神話則是集體的夢。

已更新:2023年10月20日


一個人的內在本質是聖性的秘密,而古代的聖賢們總是慈悲的留下許多開啟這些秘密之門的密碼,它們散落在神話裡、經典裡、故事裡、繪畫雕像裡、建築物裡、符號圖騰裡。



夢是個人的神話,神話則是集體的夢。 https://goo.gl/GzXPr9


它們都是來自集體潛意識的意象,化作各式各樣、活的、具體的象徵,成為向我們自我通傳的記號。因此,透過夢與神話的敘事性模式,它們一方面提升我們心靈意象的領悟力和感受力;另一方面,也由於它們充分反映出我們的人格、生活現況,因而也提供了我們與自己、與他人、與宇宙萬物、與天主的交往關係,而有助於釐清、並引導我們走向聖潔的靈修旅程。


「對於我們內在的想像力、我們是什麼樣子、人從永恆方面來看又是如何…只可能透過神話表達。神話富有個人獨特性,比科學更能精確地表現生活, …而且,神話的存在比人類擁有更大的活動範園。


這是榮格在其自傳的序言中,所表達的神話觀。榮格說他自己充滿神話的一生,主要的材料是來自他的夢境與聯想。的確,從他的成長歷程、所創建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乃至夢與神話觀點,無不充滿著各式各樣奇妙的潛意識心靈之顯像。更重要的是,這些顯像無論呈現何種面貌,皆為一個單一而又多面向之整體的一部分


「夢是提示您有力量建立所想要的世界,讓您看到自己所想要的世界。當您看見時,您並不懷疑它是真實的。這個世界顯然在您的心靈之內,卻好像外在的世界……您醒過來,夢似乎也逝去。然而您並沒有體會到,產生夢的東西並沒有隨著夢而逝去。您仍然保有建立另一個不真實世界的願望,看似清醒的世界其實只是夢中所見世界的不同形式罷了。您的所有時間都耗費在做夢,睡覺和清醒時的夢有不同的形式,如此而已。


 

夢如人生,人生如夢


中國古人或倉頡在造字時,顯然已有深刻體會,因此「夢」字,也充分反映出了人生各階段的生命旅程。


」字的最上方由兩個「十」字,代表廿歲左右的青年期, 正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大展宏圖之際,也是營造「個人神話」的起步階段。


」字的中間是一個「」字,代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期,人生太半已然形成,家庭、事業穩定,可謂生命的巔峰;然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字的最後為「」代表邁入晚年, 其上還有一,如同寶蓋,似乎也在述說人生至此已大致可蓋棺論定了。而所謂蓋棺論定,即完成了整趟生命旅程,對人生所有的體悟, 而其中最大的領悟,無非是一場夢


這領悟看似消極,但實則卻是莫大的智慧,因為「心靈的自由,不是去爭取,而是要放下」。

 

我們的本質就像夢的本質一樣,我們短促的一生不過是一場睡眠


以永恆的觀點來看這場「夢與人生」我們亦能同時醒悟「生命的真相」而跳脫輪迴及渾渾噩噩的生活。進一步地,當生命的真相坦然呈現眼前,而我願意接納並與之融合為一時,人生視野將更寬廣無垠、超脫凡俗的世界,無須再奮門和證明什麼,最深的覺悟卻是徹底地放手、交託,讓天主按著祂的旨意來帶領生命之「如其所是 (awakening that is)」。這當然不是被動、無奈的接受,反而是回過頭感恩生命(即上主)的應許:

「到末日一 天主說一我要將我的神傾住在所有有血肉的人身上,你們的兒子和女兒都要說預言,青年人要見異像,老年人要看夢境。」(使徒行傳二17)

 

夢與神話的「全息的生命觀」


當代宗教心理學,尤其進入超個人心理學派的領域,極為強調「全息的生命觀 (holistic),簡言之,即小宇宙與大宇宙的融合。所謂的小宇宙,就是我們自身,而且是包含了「身體」的全人,而大宇宙,則是超越萬有一切之上的終極實體,無論您稱祂為天主、上帝、佛、道、神、阿拉或簡單的大我,總之是我們所信仰的終極神聖對象。


大小宇宙的融合,正如一首情歌中「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的歌詞,其濃郁的愛情已分不清彼此,因為我在你裡面、你在我裡面,我就是你、而你也就是我。因此,用中國人的話來講,「全息的生命觀」可謂是「天人合一」用基督宗教的神學術語(Theosis,Divinization) ,則是「神化、天主化」,也就是耶穌基督最後在山園祈禱中的願景 :


「願眾人都合而為一 ! 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我將你賜給我的光榮賜給了他們,為叫他們合而為一,就如我們原為一體一樣。我在他們內,你在我內,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並且你愛了他們,如愛了我一樣。」 (若十七21-23 )


同樣地,夢與神話的賞析,也必須採此「全息的生命觀」以一體性地、全人地、整體性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地,領略生命本身給我們的啟發,活出意義來。當然,這趟旅程要求深刻的自我探索,並以誠實、勇氣與信心,不畏面對真相(真相有時是很殘酷的,這在夢境與神話的解析中屢見不鮮),去冒險、完成自己的命運。


榮格曾說 : 「完成一個人的命運,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雖然我們此生中尋尋覓覓、也跌跌撞撞的,有時遭逢困厄,甚至寢食難安、柔腸寸斷;但至終,走完一段人生旅程後,也能如同孔子的生命經歷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喻矩」(論語﹒為政),一步步地趨成穩健,終至完成「聖召(天命、命運)。


屆時,我們將體認到,縱然我們並未成就什麼豐功偉業,也沒有什麼傲人的功蹟,但卻有深刻的滿足感,也為自己如此幸運深懷感恩,因為,光是旅途本身就已值回票價了。


夢與神話在這段實現「聖召(天命、命運)的生命旅程中,扮演著非重要的角色。因為它們有如試金石般,一五一十地、充分反映出真實與現況,提供我們一面最佳的鏡子,讓我們得以忠實地透過它們來反照自己、檢視自己與人際,乃至生活中各層面問題


夢與神話之所以能扮演此角色,是因為潛意識底層孕藏著無限潛能,它透過象徵來說話,而象徵是活的,能直接傳達生命、轉化生命。並且,如同雙人舞蹈一般,一方是意識(或自我,包含理性與情感),另一方是潛意識(或真我一天主的肖像,包含無限的可能性)在一進一退之間,舞出生命之美,雖然也可能因跳得不好而雙腳打結、反跌在地。


無論如何,夢與神話是人生之旅的資源。而且,它們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藝術。沒有所謂對錯好壞與方法等的問題,隨著每個人不同的人生閱歷、生命或靈修深度、各家學派的學習心得,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方法,或不同面向的理解。

 

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榮格以一名精神醫學博士及多年臨床心理診療的身分,指出心理學的目標在於「真我」的實現(而非自我實現)。而這段生命之旅,當一個人從無明地被潛意識原型給牽著鼻子走,到有意識化地體認自己、忠於自己、做自己,這整段逐漸啟悟、循序漸進、使人成為真正自己的過程,即所謂「個體化過程」。


完成這段旅程,其終極目標,即如上述「全息生命觀(holistic)」的實現。因此,它是由外而內,呈現出極為動態的辯證過程,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互相抗衡,如同鐵站與鍾子闊的鍛打過程一般,一步步助人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當然,這個過程勢必經歷痛苦,甚至千鍾百煉,方可能達成目標。


尤其是人生的後半階段,在飽受憂患與滄桑之苦後,重新尋求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新的意義和目標,一方面沈澱下來所有的世俗干擾,另一方面能從潛意識的能量中,激發出神聖的生命源泉,實現真我。

 

清醒才是生命的道路,佛陀如是說。讓自己更清醒,你就會更朝氣蓬勃。生命就是神,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神,所以佛陀談生命與覺察;生命是目的,而覺察是達到生命的方法。 「人的內在暗藏了很深的無意識」, 在個人無意識的後面有集體無意識。


佛陀說:「愚者沉沉地睡著,猶如生命已逝一般;師父卻是清醒的,他的生命是不朽的。 師父是觀照,他明明白白。 」

  

覺知是永恆不滅的,只有無意識才會凋零,所以若是你繼續無意識地沉睡下去,你必定會再死亡一次。如果你想擺脫生死輪 迴的痛苦,如果你想終止這個輪子的轉動,你非得有絕對的警覺不可,你的意識必須愈來愈提升。


帶有動機的行動表示你是無意識的;沒有動機的行動則表示你的意識是清醒著的,你出於純粹的喜悅行動。你行動是因為行動就是生命,生命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行動。


你行動是因為能量即是歡喜,不為別的,你並沒有目的,不是在追逐什麼成就,其實你根本哪裡也沒有去,只是開開心心地待在能量中罷了。在行動之外沒有任何動機,行動的本身即有其本質上的價值,不用附加其他的價值。

在夢中的遊戲規則是信任夢中的一切,對一切都必須深信不疑,當你開始在夢中懷疑,這個規則就被打破了。一旦你懷疑,夢就開始瓦解,即使只在一次的夢中你能記起這是個夢,在那瞬間,這個憶起會對你造成震驚!而夢將會粉碎,於是你清醒過來


你周圍所見的這個世界並不是真實的,不是說它不存在,它存在,但是你隔著一層昏睡的簾幕看它,你和它中間夾著無意識。當你看著它的時候,你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解釋你所看到的,就像是一名醉漢。

 

你活在單獨的世界 -- 赫拉克萊特斯(Heraclitus)說:

  人是健忘又粗心的;

  即使在清醒的時刻

  對周遭所發生的事,

  也猶如沉睡般地渾然不覺。

  愚蠢的人們他們聽而不聞,

  有句箴言適用於他們身上:

  「他們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他們不在的地方。」

  人不該在昏睡中行動或說話。

  覺醒的人所在的世界是共通的,

  沉睡的人則各自活在單獨的世界;

  清醒時,所見皆死亡,

  沉睡時,所見皆夢幻。


赫拉克萊特斯觸及人類最深的問題:連人醒著的時候,卻也還在睡覺。

 

19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aire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