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會試圖在質能時空宇宙裡,浪費他在自己宇宙裡無法擁有的東西。L 羅恩 賀伯特
浪費的定義:
1.不必要或錯誤地使用金錢、物質、時間、精力、能力...等。
2.沒有使用、沒有吃。
3.任何不需要的物質或材料,尤其是去除有用物質或零件後剩下的東西。
4.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使用過多或使用不當。
把東西放在一個空間沒有用,是在浪費自己的空間。 如果空間是別人的,就是浪費別人的空間。
把精力花在沒有產值的事情上,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如果影響到別人,就是在浪費別人的精力。
讓人等待,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為了合理化,也會同意別人來浪費你的時間。
未來,任何進來以及出去的流動都會經過檢視。是幫助,還是浪費?
不適用於目前時刻的人事物就移除。才能好好創造未來。
囤積對兒童的身心傷害尤其重大,他們可能被雜物絆倒、受蟲鼠叮咬,或因為屋內空氣品質太差而引發氣喘或過敏。
失去功能的住處則可能令孩子三餐外食,或被迫在沙發上吃飯、睡覺、看電視、做功課。
而父母與物品的扭曲關係,更使他們覺得自己的重要性遠不如雜物或垃圾,進而導致自尊心低落,和焦慮、羞愧、沮喪等負面情緒,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出現輕生念頭。
丟不掉還拼命買?小心,「囤積」其實是一種病
購物狂、愛拿免費贈品、對還堪用的廢棄物難以抗拒,又不願丟棄任何物品,結果導致住處凌亂不堪,甚至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那麼他在精神科醫師眼中,很可能即將成為「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的預備軍或準患者。
囤積症的行為特徵有: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過度獲取和缺乏自覺等四點。東西只進不出自然容易把房子給塞爆,可是受家人指責或被要求清理時,囤積者第一時間的回應往往是「我不覺得有哪裡亂啊。」基於這樣的認知,他們多半不認為家中亂象需要改善,也無法理解家人為何老是反彈,雙方於是劍拔弩張,三不五時就為了物品而陷入爭吵。
大部分的囤積者在二十歲左右便出現囤積行為,四十歲以後症狀較為明顯,過了五十歲則漸趨嚴重,也有不少囤積行為是由家族遺傳所引起,因此父母愛堆東西的人,走上囤積之路的機率也較高。不少囤積者會辯稱自己是「收藏者」,但兩者最重要的差別不在於家中的物品數量,而是這些物品對生活的 舒適度 有沒有造成妨礙,會不會使住處淪為「倉庫」。
對囤積者而言,捨棄物品是相當困難的。有些人愛物惜物,覺得丟掉浪費;有些人捨不得拋下「老朋友」,彼此間的羈絆太深;有些人對自己的記憶力沒信心,害怕回憶會隨著物品而消失;有些人則是對物品太有責任感,非得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接收者才肯放手。於是分離的過程每每充滿了焦慮、壓力和猶豫不決,而這正是囤積者傾向於迴避清理的主因之一。
囤積者的行為特徵之一是缺乏自覺,在面對勸說或遭到投訴時,他們往往會否認問題。如果想改善現況,首要之務就是協助他們找出動機,讓做出改變比死守物品更有吸引力。
我們不妨問問囤積者未來五年的目標,或是接下來的人生規劃。由於囤積者大多在五、六十歲之間,因此他們可能會回答:「我想早點退休」、「我想把身體養好」、「我想多陪陪家人」,
而這時最有效的做法是反問:「你覺得一直花錢買不必要的東西,符合你早點退休的計劃嗎?」「你覺得目前的屋況能讓你減輕過敏/不被雜物絆倒嗎?」「你打算讓小孫子在家裡的什麼地方奔跑玩耍呢?」協助對方認清自己的行動和目標不一致,他自然可能考慮改變。
其次是讓他們相信清理的目標可以達成。依據專家學者的經驗談,如果親友願意擔任清理教練,會比光靠囤積者自行清理來得有成效,
至於要從哪裡開始呢?最影響日常生活的玄關、走道、廚房、客廳…等地方,最該被優先考慮,重點在於一旦開始就要堅守同一個區塊,直到清理完畢為止。請避免落入這裡清一下、那裡清一下的陷阱,那只會讓人越整越亂。
只要每天有紀律地至少清理半小時,而且拿起一樣東西便立刻決定它的去留及所屬分類,假以時日絕對可以看見成果。
幸福, 是有意識的思考、選擇和行動。
你無法保證自己所做的決定一定正確,
但你能保證的是,你為了這個決定所做的準備, 可以最大化成功和幸福的機會。
想要得到幸福, 就必須為自己的「做」與「不做」負起責任。
極端價值充斥的現世,最適合參照的「中道」智慧〉「做對的事」,其實沒那麼難…
說什麼「要有勇氣」? 只是面對你害怕的事物,訓練自己不要那麼害怕。
說什麼「實踐正義」? 只是決定公平對待他人、負起該負的責任,同時幫助大家實現潛能,包括你自己。
說什麼「決心自制」?只是想清楚何謂「中庸之道」, 什麼是對強烈情緒、人際互動和欲望的適當反應。
幸福」或「滿足」的源頭就在於--運用人類獨有的理性思考,誠實面對自己的行與不行,找到目標、實現潛能,持續地「做對的事」,努力修正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