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自然成長與跟隨正向動機,前提是如果他們的 " 基本需求獲得滿足 ",若否,反而會造成挫敗。
自我決定論 提出了三個與生俱來的需求,如果能滿足該需求,則將會為個人帶來最佳的發展與進步。 我們藉由個體經驗去嘗試達成以下三大指標,如果有達成則得以滿足個體心理上的成就感(滿足感),從而出現良好表現;反之若未達成則會出現零碎/反作用/疏離的自我。
與bandura的社會認知論不同的是,SDT並不視動機為一個整體,而可以分成三個組成:
自我效能(Competence) 勝任(Competence)
與自我相關性(Relatedness) 歸屬(Relatedness)
自主與自決性(Autonomy) 自主(Autonomy)
這些需求被視為是天生的,並不需要經過後天學習,而且在跨文化,跨時間,跨種族性別的研究中都得到支持。
Deci 和 Vansteenkiste 兩位學者宣稱對於該理論的有三個必要條件
個體在本質上有遺傳到認知與情緒能力,並能跟隨自己的內在驅力去行動。(例如感情與情緒驅動)個體在本質上有遺傳到成長與發展的傾向,並且會對於習得的事物進行整合。個體有遺傳到尋求最佳發展的策略與行為,但上述行為並不會自然發生。
為了確保個體具有上述能力,依舊需要來自社會環境的培育。 如果上述條件得到滿足,會帶來良性影響(例如良好表現和成長);若沒有,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SDT強調人類的自然成長與跟隨正向動機,前提是如果他們的 基本需求獲得滿足,若否,反而會造成挫敗。
主題: 如果我們都能自由地工作 主講人: 奧利佛 史奈樂 瑞士籍專業生涯教練與創新顧問 本片段中提到百分之85的人被迫工作的情況下 是可悲的 不但毫無產值對社會也沒有助益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引入將釋放出人類的潛能 因為人們不再被迫工作而是選擇想要的工作!!
主旨在探討人發自內心的動機,排除外在誘因與影響,其中又把重點聚焦在個人激發與自我決定。在1970年代,SDT的研究著重在探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並嘗試了解內在動機影響人類行為的途徑。但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這個理論才獲得穩固的研究依據與支持,而直到2000年代學者才套用SDT到不同教學領域與社會心理學領域。
SDT研究至今的關鍵依舊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相對關係,內在動機意指促使一個人行為的理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本身能帶來娛樂與滿足感,相對來說外在動機代表有外在的誘因促使個人做出該行為,內化則是指使外在動機轉變成內在動機的一個動機轉換歷程。
我們是否已被外在動機的誘因內化了我們的生活行為?
外在動機的內化歷程與自我決定的動機型態
(一)內化程度最低的是外部規範(external regulation) 在此層次,個體表現某種行為或不表現某種行為,是受到行為之後隨之而來的外在增強的影響。是指行為透過酬賞或控制、限制而發生,不是自我決定或選擇的
(二)內化程度稍高的是投入規範(introjected regulation) 在此層次,個體是否約束自己的學習行為,受到自我讚許或不讚許的影響,也就 是以內在心理感受或個人自尊來獎賞或懲罰自己的學習行為。| 是指個體開始內在化行 動發生的原因,因此控制的來源是由個體內部發生的,但這不是自我決定的形式,它 受到伴隨外在事件發生的種種情況,經過內在化後的限制
(三)內化程度更高的是認同規範(identified regulation) 個體把外在的價值觀或目標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或目標,因此追尋目標的行為是 內在歸因的、自我決定的。 是當行為被個體自己選擇並且被個體評價和知覺時發生的。 行為雖然是被規範,但是是以自我決定的方式來進行的,並非受到外部酬賞所賄賂的, 個體認為從事這項行為對他是有幫助的,不是因為義務或壓力所造成的,所以選擇去 做它,能夠了解自己的方向與目的
(四)內化的最高層次是統整規範(integrated regulation) 在此層次,個體有其價值系統及目標使其願意學習,願意與他人合作或競爭。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的樂趣。
物化(reification),就是一種客體化(即對象化,objectify),透過社會分工來區分物我,也就是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是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
人類在勞動中,必須先物化身體,把身體當作勞動工具使用,進而得到勞動的報酬或成果,是一個交易的過程。
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採用不同的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去進行物化。當大部分人類採取市場機制和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時,也就是物化中的「交換方式」變成了主宰其他物化方式的組織原則的時候,物化就主要地採取了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形式,人們開始用商品化來改造自然與自身(身體、國家、經濟、文化等等)。
商品化的形式大大便利了物化的深度、速度與強度,超越了人自我中心的想像,在人的意料與掌握之外物化人與自然。
由於人們已經不能有意識地控制這樣的一種形式的物化或商品化,所以也被稱為「異化」(alienation),更有甚者,人們對這樣的「物化─商品化」的實際過程產生了虛假意識,看不出來這個過程依賴著社會分工的特定形式,而以為是交換物本身的特質才導致了商品化的過程,這個把交換背後的人的社會關係誤認為物的關係,這就是reification(有時也被翻譯成「物化」或「異化」)。
當商品化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人類的物化便可以不必採用商品化的形式,並且能夠控制自身的物化進程,並且如其實的認識到這個過程依賴著人與人的社會分工關係。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