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unnie Lei

沒有邊界,你看不到任何人存在

images-2

很多當事人的在目前的生活狀態和過去的經歷中,不難發現 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 常常是心理邊界受到侵犯的人,是不敢說“不”的人,是常做那些自己感到難受的事又不得不去做的人,是為了不得罪人而去逼迫自己的人。

常聽到的言語是:

–“當時,我很不想那樣,但我沒有辦法!”; –“那天,我真的不想和他去,但我就是開不了口!”; –“其實那事跟我沒關係,但對方老是求我,我就乾了那件違心的事,後來想起就難受!” –“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 我根本沒有辦法回絕他!”。

這樣的困惑經常發生,是否更加努力一點就可以解決問題?然而試著努力做的更好是沒有用的!恐懼和友善是沒有用的,替別人承擔責任是沒有用的。–“老天啊!我為什麼沒有生活的主動權?”。

其實,自我的存在就意味著邊界的存在,既使是在親密關係中,在親子關係中,依然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如果比較東西方兩種文化,那麼在中國,邊界模糊的問題更為普遍和嚴重。打個比方,在西方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狀態象未熟的生米飯,在中國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狀態象分不開的熟米飯。當我們在享受那種分不開的感覺的時候,同時也會為之付出代價!

 

什麼是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就是自我存在所需要的空間、時間、自我意志、自我責任、個人主權、情感距離、物理距離,所以既有物理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還有責任的問題,自我的存在就意味著心理邊界的存在。

就像主人修建的一座房子一樣,有臥室,有客廳,有進戶門,有房子周圍的柵欄,有大門,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時候進入你的領地的。

在美國曾有多次報導,有人擅自闖入人家的柵欄來到草坪上,被主人開槍射傷。受傷的人聲稱無辜,但法律是站在主人這這邊的,誰叫你未經過主人的同意就進入別人的“邊界”呢!另外我們從房子的結構可看出來,“邊界”不是一堅固的鐵桶,他可以允許外面的人或物進來,也可以允許裡面的人或物出去,主人可以決定進入到那一層,是柵欄內,還是客廳裡,甚至是臥室……

邊界是可以流動的,有彈性的,重要的是主人的允許和同意

 

劃清親子之間的心理邊界

5132b7f66fe3cc423c1ca9a3efcec6c3

孩子膽小怕事或飛揚跋扈。年輕的父母焦慮,孩子長年啃老,大齡未婚,或婚後矛盾不斷,年長的父母著急……是孩子的性格、品徳出了問題嗎?不是,而是親子之間的心理邊界出了問題

生活中,邊界無處不在,籬笆、牆壁、壕溝、修剪整齊的草坪等都是明顯可見的邊界,傳遞著這樣的信息:這是我的領地。

人也一樣,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邊界:希望我個人的事不被干涉,希望“我的地盤我做主”。邊界將個體、群體、組織與周邊的環境區分開來,是人能夠實現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終界線,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邊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線.也決定著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應當劃清心理邊界,因為一旦邊界模糊,父母的教育和行為方式就可能對孩子的性格與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也是心理邊界的形成和確立過程,其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最親密、相處時間最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良性互動對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邊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羅格斯大學社會學教授伊維塔·澤魯巴維爾認為,心理邊界使得我們能夠確立一個心理範圍,在這個範圍之內我們可以探索內部和外部世界的意義,明確自己的責任與主權。我們心靈世界的邊界和現實世界的地界一樣真實,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來。但當長期的越界行為不斷累積,一些問題和矛盾就會集中爆發。

 

邊界模糊的親子關係

父親:越界的第三者

小梅今年28歲,已婚,是廣州某心理諮詢中心婚戀生活顧問、心理諮詢師唐義淇的一名來訪者:我母親文化程度不高,是家庭主婦,父親是某企業中層幹部。我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深得父親疼愛,碰到不順心的事,不論大小,父親常替我出面擺平。大學畢業後,父親托關係幫我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因為我性格靦腆,社交不多,一直沒找到男朋友。父親怕我變剩女,親自確定了目標人群,並把身高相貌、職業收入、家庭背景、性格愛好等標準都一一列明,還在我每次約會前後出謀劃策,分析對方想法,指點我下一步如何做。幾經挑選,我總算覓得“如意郎君”,對方對我也挺滿意。可婚後,我又有了新煩惱。老公熱衷交朋友,聚會總帶上我,剛開始我還很開心,但日子長了覺得缺少了二人世界的溫馨浪漫。我表達了幾次不滿,老公說我太內向,他帶我接觸朋友也是為我好。我聽了很鬱悶,覺得老公非常不理解我,不如父親親切體貼,於是常常藉故回父母家小住。父親見我悶悶不樂,心裡很急,擔心我們小兩口沒法過下去,開始隔三岔五繞著彎地給我老公做思想工作,不時打電話跟我老公探討夫妻交流之道,興致來了還約上我和老公吃飯面談說是幫助我們加強夫妻的感情溝通。初期老公礙於父親是老丈人,盡量遷就,時間久了,老公開始抱怨,說感覺這婚不知道是和誰結的,沒滋沒味,對我也漸漸疏遠。直到某天一紙離婚協議擺在我面前,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案例中,從女主人公小時候起,父親的教養方式就存在著典型的無邊界行為——孩子該承擔的責任都由父親代勞。婚後,父親更是跨越了新建家庭與原生家庭的邊界,小梅對父親的依戀使丈夫地位被邊緣化,雖然向父親的傾訴似乎疏解了情緒,但也削弱了小梅與丈夫磨合關係的動力。生活中,夫妻間的矛盾固然會帶來痛苦,但當雙方共同面對並成功化解時,這種經歷就會成為感情的穩定劑, 會讓愛更加豐滿,讓婚姻吏有生命力。而當父母愛子(女)心切,擔心他(她)在婚姻關係中吃虧而總是越俎代庖時,無形中傳遞著“你的愛人不可靠”的信息,加大了子女潛意識中對婚姻的不安感,對婚姻關係的穩定反而不利。
 

小貼士:

3136e61c1146a909c606e3a8eb6d65fd

邊界關乎一個人個性的獨立、人格的完整。一個人做事是否有責任心,人生是否有目標,是否有勇氣拒絕誘惑和侵犯,能否坦然接受別人的拒絕等,都與個人的邊界是否完善有關。

從小缺乏建立邊界經驗的人,即使人至中年,也可能只有一歲半孩子的界線。別人一對他們設限,他們就大發脾氣、惱怒、悶聲不語,或是乾脆消極地順從,只想求得表面平靜。難與人合作的“獨行俠”、“眼裡揉不得沙”的“公主”、人生幾近破產的“老頑童”等身上都有心理邊界不健全的因素。

 

什麼在破壞親子邊界

侵吞:

在生命初期,孩子心理邊界的建立就像是在為積木城堡搭護欄,父母竊取、強奪積木或是允許積木亂放、都是對還未建立起來的邊界的一種侵吞。

不許寶寶說“不”2歲半的丁丁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了。星期天的上午,丁丁媽要帶他去小區花園裡玩。丁丁說害怕被蚊子叮,堅持不肯脫下睡覺穿的長褲。 小區裡的家長們經常會比較誰家的寶寶穿得漂亮,誰家的媽媽用心。要是丁丁穿條皺巴巴的長睡褲下去,別人一定會認為丁丁媽不稱職。於是她拿起一條漂亮的小豬班納短褲, 對縮在沙發角落裡拒不配合的丁丁左哄右勸:“媽媽好愛你啊,你不聽話,媽媽會很傷心的哦!” 丁丁說不喜歡這條短褲,媽媽還不肯放棄,試圖先用擁抱緩和下氣氛:“媽媽現在好想抱抱你啊,好嗎?”丁丁的身子向前傾了傾,又退回去,雙手緊緊抓著自己的褲子。 最後,年輕的丁丁媽失去了耐心,一把拉過丁丁,開始扯他的褲子,邊用小手拍打著媽媽邊哭喊道:“我要穿長褲!我要穿長褲!”媽媽見丁丁這麼倔,更加來氣,在丁丁的屁股上拍了兩巴掌,道:“真不聽話!”
不對寶寶說“不”強強媽是某外企高管,36歲高齡才生下強強。年近不惑的強強媽平時對下屬要求甚嚴,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每次面對寶貝兒子就怎麼也強硬不起來。直到最近強強頻頻被幼兒園老師投訴,強強媽才開始反省自己平時對兒子的“寬容大度”。以前,媽媽和強強說好晚上玩到9點就要回家洗澡睡覺,卻從來沒實現。某晚,強強和九個小朋友在樓下大庁玩工程車。眼看快到9點,媽媽提醒強強已經玩了半個多小時了,話還沒說完,強強就大哭起來,媽媽馬上說:“好好好,再玩一會。 ”強強馬上轉哭為笑。又過了一會兒,小朋友們有的開並心心說“拜拜”,有的小哭鬧一下,也被爸媽拖走了。媽媽想來拉強強,強強又作勢號啕。怕吵到鄰居,強強媽趕緊鬆開了手。三番五次,快10點了,強強還蹲在地上玩車。直到強強爸下樓來找母子倆,才把強強拖回家。
 

小貼士:孩子在2歲以後,開始喜歡說“不是”、“不好”,這正是他們自我意識、心理邊界開始建立的標誌。無論孩子的“不”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父母都需要以喜樂之心來接受。

如果父母拒絕孩子合理的“不’並且說一些“你令我很傷心’ “我很痛苦”之類令孩子感內疚、 恐懼的話,孩子就可能會放棄對建立邊界的嘗試。同時,對於孩子有損健康、安全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不敢說“不”也會讓孩子對邊界的試探、認識失去目標。

 
b5b19e647c7126d54ba704a9fec472b1
 

侵犯:

愛子心切的父母,在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間及個人隱私的同時,也是對孩子心理邊界的侵入,往往會遭遇不滿和抵抗。以下案例來自對廣州白雲心理醫院沈家宏教授的釆訪整理:

離家出走的優等生

阿華原來是班裡的尖子生,成績一直位列班級前三。升人初工不久,阿華的名次一路下滑。眼見要跌進兩位數,望子成龍的阿華媽沉不住氣了。—天,阿華媽專門趁兒子上學後潛入他的房間,四處察看,終於在一個抽屜裡捜到了一套《三國演義》的光碟。 回想這段時間兒子房間的燈亮到很晚,成績不升反降, 看來他並非在秉燭夜讀,很可能是在熬夜看碟。阿華媽決定把碟片藏起來,要是被兒子問起就裝作不知道。當晚,阿華髮現光碟不見了,很是生氣,媽媽那無辜懵懂的表情更激怒了他。 他揚言,如果第二天放學回來光碟沒有被放回抽屜,他就不去上學。阿華媽沒把兒子的威脅當回事,繼續做不知情狀。誰知阿華說到做到,第三天就真的賴在家裡,從早到晚地上網。 這樣僵持了幾日,阿華爸媽氣不打一處來,索性拔掉網線。阿華也不甘示弱,乾脆跑去外邊網吧上網。爸媽既傷心失望又氣急敗壞,開始對寶貝兒子施以拳腳,家庭矛盾一路升級。後來,阿華玩起了離家出走, 十天半個月才回家一趟,回到家後也常常是不吃不喝不說話,躺在床上發呆……

私奔的髙一女生

高一的小美在社會上結交了一位男朋友,爸媽得知後極力反對。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小美住進了男孩家。偶爾再回自己家,小美遭遇的不是來自爸媽的打罵,就是手機被沒收、電話被偷聽。 她寫的日記、QQ聊天記錄也成了爸媽挖空心思偷窺的目標。偌大的家沒有一點空隙可以安放個人隱私,小美覺得她快要窒息了, 最終選擇了輟學來對抗父母。每當被別人問起“男朋友有什麼吸引力,能讓你寧願放棄自己的父母和學業”時,小美答:男朋友比爸媽更理解、關心和體貼她。
 

小貼士:衝突和矛盾的發生往往是兩代人之間了解、溝通彼此邊界的一個信號、—次機遇。平日里,家長應該尊重孩子在情感、思想和生活上的邊界。情感上,孩子有喜歡異性、交朋友的自由;思想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愛好、夢想等;生活中,孩子有吃喝拉撒睡的自由和責任。

孩子的自由,家長不能剝奪;孩子也有自己的責任,家長不代勞、不包攬。發生衝突時,父母與孩子若能堅守各自的界線,互不越界,衝突就不會升級,親子關係也不會惡化。比如強行代替孩子做決定、侵犯孩子的隱私就是父母對孩子心理邊界的踐踏,而孩子放棄事業和親情,也是一種越界,相當於在為父母不當的教育方式承擔責任。

0e4c5177133f8f9a5a092514021e10c4
 

侵蝕

父母非完人,許多父母軟弱無助時,不由自主會把孩子當成情感垃圾桶、取暖器,孩子不知不覺中成為家庭關係的“貢獻者”。兩代人之間看上去有些感人甚至催人淚下的言行,其實是對孩子心理邊界滴水穿石般的侵蝕。當有朝一日孩子開始尋找自己的戀情或建立自己的家庭、撫育自己的孩子時,上一代流傳下來的問題才會顯現。

 

“和平天使”的眼淚

悠悠,大二女生。做諮詢時,她靜默了好久才開始訴說自己的故事,整個過程語調平靜,偶爾只是在最後一刻,她才捂臉抽泣,無法繼續:從我記事起,爸媽就總是吵架。經常當他們吵完, 家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辦。有時我哭著睡著了,醒來時,看到的是媽媽摟著我, 眼淚滴到我臉上,她說:“女兒,我就只有你了,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你是我全部的寄託。”說完,我們倆就抱頭痛哭。有時,我放學回家,會看到爸爸一個人喝醉了,躺在沙發上。我喊聲“爸爸”,他睜開矇矓的醉眼, 看著我,對我說:“女兒,爸爸太痛苦了,要不是因為你,爸爸真想一走了之。你說,爸爸該怎麼辦才好?” 說完又睡著了,屋子裡面瀰漫著一股酒味。後來,他們很少當著我的面吵架,可只要一回到家, 我就知道他們剛吵過。我強裝笑臉,當不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麼,很快活地和爸媽打招呼,跑到廚房裡陪媽媽一同煮飯,吃飯時大聲地向他們講述學校裡發生的一切好玩好笑的事情。這時,我發覺爸媽的眼睛裡流露出慈愛。這片刻的祥和寧靜,或許是他們想要的吧。可吃完飯,一回到我的房間,我就虛脫得躺在床上, 捂著被子,默默流淚。慢饅地,我習慣了把在學校不開心的事往自己肚子裡吞,等調整好情緒、裝扮好表情后才回家。我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大二,系裡有一個男孩追求我。開始,我對他很冷淡,以為他會知難而退,可他很堅持。他總知道我在哪裡上自習,在哪裡吃飯,總會在我渴的時候給我一瓶水,在我胃疼的時候遞給我胃藥。半年後,我開始對他微笑,也對他有一些期待。但我一直沒承認我是他的女朋友。有一天,他對我說,今天是他的生日,想邀請我和他一起過,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那晚我在寢室,很晚了,突然聽到樓下有人在大喊我的名字,原來是他喝醉酒了,在訴說他的痛苦。猛然間,爸媽激烈的爭吵、爸爸喝醉酒的模樣、說的話,全都湧現在我眼前, 難道我又要強顏歡笑地去安慰這個喝醉了的男孩嗎?不!我不要!我跑進廁所,關上門,在那兒無聲地哭泣。我出來時一臉平靜,似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從此, 男孩不再聯繫我,舍友們也很少搭理我了。有時,我會聽到背後的小聲議論:“她太冷了,沒一點人情味兒。”
 

媽媽的秘密情人

阿傑,24歲,來自單親家庭: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離了婚,媽媽怕我受委屈沒有再嫁。也許是從小跟媽媽親近慣了,我與媽媽像朋友一樣常開玩笑。記得第—次遺精的時候,媽媽盯著只穿內轉的我調侃說寶貝兒子長成大人了。我聽了有點臉紅,但又隱隱有些得意,有些興奮,我對媽媽似乎有了些特別的感覺。一個夏日媽媽熱得微紅的臉似乎特別美麗。她沒有穿內衣,胸口雪白的皮膚若隱若現,我突然一陣衝動抱住了媽媽……媽媽剛開始有點吃驚想掙脫,我也意識到尷尬,沒有說話也沒有放手,只是用力抱著。 不知沉默了多久,媽媽似乎放鬆下來,不再掙扎,在沉默中我們做了那種事。這樣的關係持續了一年多,我很害怕也很自卑,怕媽媽會懷孕,更怕被別人發現,但每當看到媽媽寂寞的身影我就想安慰她,每次事後她那種滿足的表情又縱容了我下一次的衝動。 我以為交了女朋友之後可以不再對媽媽這樣依戀,但嘗試交往過幾個,都感覺遠不如媽媽親近,也沒有媽媽那樣的成熟美。我很怕有一天會紙包不住火,但媽媽卻安慰我說只要我們不告訴別人就不會有人知道。我近來常常做噩夢,夢到所有人都指責我,白天沒有精神,無心工作。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敢問朋友, 只好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類似的家庭中,由於父母本身不夠成熟和依賴,子女和父母的關係被扭曲成類似伴侶甚至親子顛倒的關係——父母反過來向孩子尋求關懷、安慰和支持。

亂倫則是極端的親子無邊界行為,不僅親子之間在情感、心理上無邊界,破壞了倫理,甚至連最基本的身體邊界都已喪失。來自父母的種種不恰當的溫情、熱情,掩蓋的是對孩子心理邊界的無聲侵蝕:當孩子不再能單純地做孩子,他就背負了不屬於他的重擔,不能真賣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也無力發展出良好的自我認同。

更有甚者,如果父母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親密關係的範本,就會在孩子內心埋下對親密關係恐懼的種子。當孩子長大成人,需要面對異性時,會發現自己在愛的能力和接受愛的能力方面,都是一個心理意義上的“窮人”。因為一個不具備足夠的自尊、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畏懼親密關係的人,通常會選擇迴避而不是接納一段親密關係,也難以把握人生的幸福。

fd559e9f85cb7360af5c3e0b21deb364
 

設立“心理邊界”,也需要替他人著想。

在理想主義者看來,一個人理應傾聽他人的訴說,然而現代人大多很忙,給他人留下的空間並不多。

假如你稍有點事兒,就對周圍的人喋喋不休,別人有多少時間“奉陪”,會不會感到厭煩?假如你想做自己的事情,別人卻突然請你相助,也許一次兩次,你會保持紳士形象表示出興趣;但聽多了,眉頭會不會皺起來呢?人需要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離,兩個人挨得太近,會相互“侵犯”;離得太遠,又感受不到對方給予的溫暖。

最好的相處方式莫過於近而不狎、遠而不隔。“心理邊界”有一定的客觀性。

比如:表揚別人的話可以隨時隨地說,批評別人的話最好當面說;泛泛而談的話不妨多說,針對某個人、少數人的話應該少說。這是因為在那些表揚、泛泛而談的話裡,被人弄虛作假的難度相對大一些,而在那些批評和針對性強的話裡,摻雜使假卻是再容易不過的。

世界上很多事都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心理邊界”也是如此。從本質上說,“心理邊界”永遠因人而異。這種因人而異,既包括施者,也包括受者。就施者而言,有人生性真誠,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成像自己一樣的謙謙君子,這種人的“心理邊界”不是特別明顯;有的人非常虛偽,即便給他的話打五折,你還吃了虧,和這種人相處,你的“心理邊界”要更明確一些。

就受者而言,有的人品質好、嘴巴牢,你跟他說什麼都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同他們在一起,我們的“心理邊界”可以相對模糊一些;而有的人心重“禮”多,喜歡挑撥離間,你哪怕說一句平常的話,他也會作出偏頗理解,或者加油添醋地傳給有利害關係的人,跟這種人打交道,你的“心理邊界”不可不清晰。

 
“心理邊界”是一個人個性萌發的土壤,它能讓世界變得無限豐富;“心理邊界”是一件精神的衣裳,它可以使我們始終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尊嚴。
a8ce148cbc5792e140271527e47c45ef
 

對親子邊界的誤讀

1.邊界是厚圍牆:很多人僅把邊界理解成防範入浸的圍牆。其實,邊界並非圍牆,而是像籬笆一樣可以“呼吸”,並且有個門,可以讓好的進來,比如平靜地接受他人的同情、撫慰和關懷等;把壞的擋在外面, 比如拒絕他人的引誘、脅迫、控制等。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把邊界看成是厚圍牆,不管好的或壞的,一律擋在外,固然可以避免有破壞性的關係,但也無法自由自在地享受安全的人際安全。

2.邊界不可逾越:邊界一詞會令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各種規矩。其實,良好的邊界是有能力對別人說適當的不,卻不會擔心失去對方的愛,同時有能力接受別人對自己說不,並不會因此在感情上退縮。在有良好邊界的家庭裡,父母與子女都有權利和機會說“不”和“是”,都可以安全地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家庭關係反而可以擺脫專制、僵化的規矩束縛,面對具體事務時,處理方法也可以協商、靈活多變。

3.邊界令人隔閡:很多人對建立邊界心存疑慮,擔心因此與對方不親近了。希臘文中有對“重擔”與“擔子”的區別。“重擔”是指重到不可能一個人獨自背負的生活危機與悲劇,需要他人援助,而“擔子”是毎個人每天必須承擔的感情、態度、行為和責任等。

沒有邊界時,人們會把重擔誤認為是擔子而拒絕別人的協助,或把自己的擔子當作重擔而不去挑負,表面看來是對他人的體貼或關愛,實際卻會產生無止境的痛苦或不負責任的行為。父母與子女之間認淸各自的重擔與擔子,有所承擔和分擔,親子關係反而會更穩定、更親密。

孩子心理邊界的建立,需要從小到大與父母、家人無數次成功的操練,關鍵時刻才可能應用得得心應手,得到回報。

2d86a9f29dc9495c1da483ecf541c148
 

建立邊界益處多

1.保護自己:敢於向壞事說“不”

—向允許兒女與父母意見不同的家庭,孩子常有機會操練設立邊界的技巧,即使是對父母設限。當孩子感到害怕、不舒服,或想改變狀況時,他可以直接父母說不,父母不會因此生氣、受傷,或做出一些想要情感操縱孩子的回應,比如“那我就不喜歡你了”。

在母親懷中不舒服時說出的“不”或與父母爭論上床睡覺的時間,在全家一起的活動中提出自己的建議等經歷,讓孩子擁有了生活所需的自主權,使他不會陷於無助或一味順服。等未來某一天,孩子需要獨自面臨來自夥伴要求一起撒謊、高危性行為或合作者、上司要求作假的壓力,甚至伴侶的情感控制與脅迫時,說“不”的能力會成為他(她)保護自己和婚姻的有力武器。

 

2.對個人的需要負責

父母鼓勵孩子用言語說出他們的需要,允許孩子自然流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即使他們的需要與表達與家人所想、所期望的不同。當孩子被允許去要求一些或許不是眾望所歸的東西時,他們才能學會感知自己想要什麼。當孩子常常有機會了解與體驗自己的真實需要時,他們的人生將會懂得照顧與防衛,而不會像前述故事中的“和平天使”那樣,只為了滿足別人的需要而讓自己精疲力竭。

 

3.有控制與選擇的感覺

好心或操心的父母,常常會為避免孩子經歷痛苦、保護孩子不受傷害而直接替孩子做主。比如直接送孩子去父母選定的補習班,或規定他穿什麼衣服、留什麼髮型等,看來是對孩子無比負責的行為,卻可能會讓孩子的自信心與作出改變的能力萎縮

讓孩子做適合他們年齡的決定,可以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有安全感與控制感。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懂得權衡輕重,而不是避免做選擇;讓孩子學習面對自己所做決定的後果,而不是憤恨別人替自己做的選擇。

 

4.延遲滿足的能力

延遲滿足的能力,是我們暫時控制個人的衝動、願望、慾望,以求稍後獲得更美好結果的能力。在延遲滿足中發展出來的邊界,可以讓孩子學習節省時間與金錢來獲得一些對他們很重要的東西,看重他們經選擇而得到的東西。這對孩子以後生活的益處在於,可以防止孩子長大後經濟破產,生活失序,或奢侈浪費。

 

5.尊重他人的邊界

孩子從小需要學習尊重父母、手足、同伴的邊界。他們要了解:別人不總是想和他一起玩的,別人不一定也想看同一部動畫片,別人或許想去另一個遊樂場,總之,這世界不是圍繞他一個人轉的。尊重別人的邊界可以幫助孩子對自己負責,不總是依賴別人,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接受別人的“不”更懂得愛護他人。

06404b378872373a9eb52cc30bf7899f
 

好邊界四個關鍵詞

1.親密

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接納是建立好邊界的前提和基礎,孩子不必害怕因為“不”或“好”而被親人孤立、疏遠或定罪。

案例:一位母親對9歲的兒子說:“你再這麼粗野無禮,我就不再愛你了。”這樣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母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如果反抗就要失去母親的愛,如果聽話就得外表順服,卻沒機會正視問題

建立好邊界,母親可以嘗試這樣說:“我永遠愛你,但如果你再粗野無禮,我就三天不准你玩iPAD。”此時,親於關係沒有受到影響,沒有給孩子定罪,孩子有機會選擇要負責任還是承擔後果,但不必害怕失去愛與安全感。

 

2.責任

美國著名的心理醫師和講師亨利·克勞德和約翰·湯森德博士在他們合著的《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中提到,“責任感,是一份具有無上價值的珍貴禮物, “孩子的界線發展就是教導他們學習有責任感。”

案例:當一位11歲的女兒在周日的晚上眼淚汪汪地向爸媽求助,說自己還有一份社會實踐沒完成時,爸媽為了女兒渡過難關,很想幫她找資料、想點子,甚至全部代勞。比較好的做法是,父母:“你明知道有這份作業,但還是瘋玩了一周末,不妨讓你的成績單留一次污點吧,因為這是你自己不事先做好計劃的後果。”

 

3.信任

信任是夯實邊界的最好工具。當父母對孩子自己的“擔子”不過於熱心時,才不會把焦慮和不信任傳遞給孩子.

案例:當18歲的女兒因為失戀而感到痛苦時,父母很容易就想到找男孩來問話,甚至找對方家長、老師了解情況,或者買東西來哄女兒開心。其實,父母可以說:“如果想哭就哭一會兒。” “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告訴我們。”“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4.秩序

德國當代系統心理學學者海靈格在他的著作《誰在我家:海靈格家庭系統排列》中曾表達過這樣一個意思:家庭是一個系統,父母對子女單向的愛的傳遞不能起到加固系統關係的作用,但如果父母的愛能兜個圈,藉由另一半的存在傳遞給子女,家庭就能維繫正常的秩序與親密。

案例:當夫妻的某一方因去世、離異或工作繁忙不在孩子身邊時,面對孩子的一方家長要避免對孩子說:“你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你是我唯一的寄託” ,“沒你我都不想活了”之類捆綁情感、混淆邊界的話,可以結合實際,在情感上多為孩子營造另一方也在場的氛圍,比如,“要是你爸爸在這裡,也一定會為你感到驕傲。”“媽媽雖然不在你身邊,但她還是愛你、關心你的。”

對於邊界,孩子也有自己的責任要學習。孩子的年齡越大,責任就越大。但如果父母能先好好理解邊界的問題,並為邊界負責到底,使自已先成長,就增加了孩子學習邊界的機會。

03f170954e77271f30c6bf1b95b83930
 

建立邊界的三個方法

1.把握孩子心理邊界形成的兩個關鍵期

父母和孩子心理邊界能否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建立起來,不僅會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與健康成長,也將影響孩子成年後親密關係的建立與保持。孩子的童年期和青春期,是心理邊界建立的兩個關鍵時期。

這兩個時期孩子的“逆反”表現,就是將“自我”與“他人”進行區分,建立界線、形成自我意識的過程。如果這時孩子彰顯自我的行為能夠被寬容對待,他就會建立起良好的自尊體系和界線意識。反之則會導致人格的不完善和心理邊界的模糊。

要很好把握孩子人格成長的兩個關鍵期,父母需要具備這個時期孩子心理髮展的知識,同時還應具備愛和尊重等能力,這意味著父母自身要擁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過度控制孩子

 

2.了解重要他人對自我和心理邊界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都不只有“自己”,而是有許多“重要他人”的成分。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開始是母親,隨後是父親、兄弟姐妹、其他照顧者、朋友等。對中國人而言,重要他人更是佔據重要地位,因此與重要他人之間心理界線的劃分就尤其困難。

常見的問題如孩子已經長大了,雖然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心理自我以及與他人的邊界並沒有完全形成。自我與重要他人之間的最理想狀態是“和而不同”,既能和諧相處,又保留各自的特點。這個不同就是靠心理邊界來維持的。

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的自我要與父母等重要他人分離時,首先,需要這些重要他人——父母等有邊界意識。如果父母自身界線混淆不清,則難免會將問題傳至下一代,因此,可以說孩子學習建立邊界的過程和父母自我邊界的完善過程是同步的。其次,父母要學會有效

與孩子溝通,通過詢問孩子的感受、主張、願望等方式,幫助孩子確立、區分自己與他人的主體意識。

 

3.通過科學的分離建立清晰的親子邊界

無論是親人之間的血緣關係、親密關係,還是人們的其他社會關係,都會面臨相遇與分離。實際上,只有通過這些,特別是分離,才能建立起人們之間的各種邊界。但是分離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過度的分離焦慮,形成各種心理問題。

對分離的拒絕會造成心理邊界長期混淆不清。在生活中,通過各種儀式,如出生儀式、道別儀式、哀悼儀式等處理分離,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可以對孩子說“歡迎你來到我們家”,“恭喜你自己作主”,“這只是我和你爸爸之間的事”等。

為人父母者,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具有較完善的自我與人格,如此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能形成良好自我與人格的環境,父母的人格通過與孩子的互動,將成為孩子人格形成的原材料。父母之間,以及親子之間,通過充滿尊重與愛的、溫和的分離和拒絕建立充滿愛並且清晰的心理界線,孩子就能夠構建屬於他自己的愛的秩序。

7f8f7a75566ba76212f7cdac72ad205e

中國家庭受傳統文化影響,親子之間大多缺少心理邊界。在許多父母眼中,孩子僅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或小輩,而不是獨立的個體,兩代人之間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溝通。跨越邊界的愛,過猶不及。當父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不能按照自已的意願發展時,會導致孩子對父母、對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激烈對抗或孱弱順從的行為, (中華文化與心理病態學)

愛,但有邊界;愛,且有尊重。沐浴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的孩子才能成長為既尊重他人又對自己有擔當的人。

 

一、拯救 人際界線不清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過分熱心,過分捲入,過度干涉,過度保護,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過強的監護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母親對待嬰兒常常就是如此,因為嬰兒沒有自理能力,確實非常需要母親的關心和保護。孩子長大以後,母親如果還是這樣對待孩子,將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但是,許多母親並沒有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改變這種行為模式。

她們繼續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學習、工作、生活、交友、戀愛、婚姻。相對來講,父親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這是因為男性的人際界線一般比女性清,人際距離較遠。一個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際界線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際界線會清楚一些。

管理心理學把管理者(領導)分為兩種類型:任務型和情感型。任務型的領導比較“冷”,只關心團隊的工作效率,不關心成員的情感活動,而情感型的領導側重於協調人際關係,關心成員的情感活動,擅長於製造氣氛,提高團體的凝聚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情感型的領導是人際界線不清的。他們常常過分熱心,過度干涉,愛管閒事,婆婆媽媽。

心理諮詢師也常常會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英雄情結),跨越人際界線,對咨客過度干涉。在諮詢過程中,打破人際界線有時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打破人際界線是因為諮詢師自己人際界線不清。

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僅僅是人際界線不清,同時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現。在拯救者的眼裡,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們會墮落、失敗、痛苦、變態。拯救者把世界分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聖使命就是把黑的變成白的

 

二、控制 客體關係理論用投射性認同來概括客體關係。常見的投射性認同有四種:控制(也稱權力)、依賴、討好(也稱迎合)、情慾。

所謂控制,就是把別人當成自己的身體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腳那樣使用別人,並且希望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他們目中無“人”,把別人當成物體,不關注別人的內心感受,甚至有意壓制別人的內心感受。一件工具,如果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無法完全駕馭它。因此,控制者總是千方百計否定別人的能力,打擊對方的自主性,使他喪失自我,乖乖地服從控制。

控制有三種:硬控制、軟控制和無形的控制。批評、教育、命令、懲罰、指責、羞辱、跟踪、調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屬於硬控制,討好、利誘、撒嬌、胡鬧、施苦肉計、要挾都屬於軟控制,信用、承諾、保護、恩賜、以身作則、威望、自信、勇猛屬於無形的控制。

無形的控制與拯救有某些相同之處,說明拯救是有可能轉變為控制的。但是,兩者畢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讓對方過得好,結果如何另當別論,而控制的目的是“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喜歡控制別人,把別人當作自己的身體或工具來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表演型人格障礙也喜歡控制別人,常用的方法是軟控制。邊緣型人格障礙常常軟硬兼施。自戀型人格障礙則是硬控制和無形的控制並用。

 

三、依賴 依賴與拯救相對。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賴者。拯救會強化依賴性。同樣,依賴會激發對方的英雄情結。從某種意義上講,依賴就是軟控制。他用依賴控制對方,使對方心甘情願而且自鳴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來。

在拯救型的母親身邊,一定會有依賴型的孩子。一個人如果有好幾個姐姐,他的依賴性一定會很強。在女性居多的家庭裡,拯救和依賴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戲。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賴,非常糾纏。在大家庭裡,女性達到一定的數量,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拯救是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依賴則是把自己的事推給別人,讓別人替自己做。控制也是讓別人替自己做事,但後果還是自己承擔的,而依賴把責任也交給了別人,要求別人對自己負責。因此,一個依賴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穿不暖、吃不飽還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張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飽,讓父母心疼,激發父母的惻隱之心。

依賴型的人小時候依賴父母或哥哥姐姐,結了婚以後則依賴配偶,或者同時繼續依賴父母,甚至對方的父母。這種人“家族觀念”很強,視結婚為找“歸宿”,要託付終身,所以挑三揀四,百里挑一,不但個人條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像不是兩個人結婚,而是兩個家族結婚。

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點就是依賴。當然,病人不是依賴所有的人,而是關係親密的人,對陌生人通常是比較排斥的。迴避型人格障礙主要表現為迴避人際交往,不過,他們所迴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親人,相反,他們對親人還是比較依賴的。

這說明,依賴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人格障礙兼有黑白分明,他們把人分為親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賴“白”(親和可靠),迴避“黑”(疏和不可靠)。依賴和迴避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依賴型人格障礙側重於依賴,迴避型人格障礙側重於迴避。

 

四、討好 討好既是客體關係理論所說的一種投射性認同,又是自體心理學所說的一種自體客體移情(反映性移情),主要表現為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讚揚和尊重,為此而揣摩別人的心思、了解別人的興趣,迎合別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夠讓對方開心的事。討好別人、迎合別人,其實是對自己的背叛,這是“假自體”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照顧,讓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討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存能力的提高,沒有必要繼續討好別人。或者說,如果是生活所迫,討好一下某個重要人物,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討好變成一種風格,到處討好,奴顏婢膝,那就有問題了。

說討好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是因為,如果不給別人帶來實際的好處,譬如請客送禮、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而僅僅是溜鬚拍馬、阿諛奉承、投其所好、自我完善,那是沒有作用的。以為這樣做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讚揚和尊重,其實是一個錯覺。再說,別人的認可、讚揚和尊重有那麼重要嗎?

除了滿足一下虛榮心,並沒有實際的好處,除非得到獎金,或者提拔。表演型人格障礙很在乎這些虛名,為了追逐虛名而脫離實際,其實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自編自演,自娛自樂。

 

五、猜心思 討好必須先了解對方的心思,不然的話,馬屁拍錯了,反而被踢一腳。以為自己能夠猜透別人的心思,這本身就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別人的心思是永遠猜不透的。於是,有的人去研究心理學,希望通過心理學去了解別人的心思。

猜心也是拯救和控制的一種手段。

有的人喜歡猜別人,但害怕別人猜自己,擔心自己的心思被別人知道。這種人通常兼有黑白分明,而且認為自己是“黑”的,自我評價是負面的。所以,他們迴避與人接觸。表面上與人劃清界線,其實是人際界線不清。

別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心裡在想什麼,“心靈感應”是不存在的。當這種擔心達到一定強度時,可能會出現被洞悉感,覺得自己被跟踪、被監控。偏執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礙偶爾會有這種症狀,如果非常明顯,那就是精神分裂症了。

有的人喜歡被別人猜,故意不把話說清楚。如果猜對了,就很高興,覺得對方是自己的知音;如果猜錯了,就不高興,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對自己不夠用心。猜心就是投射,不是猜出對方的心思,而是把自己的猜測強加到對方的頭上。

 

六、敏感 猜心和敏感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很難說清楚。知道了別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緒就會發生變化,這就叫敏感;因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別人的心情變化,這就叫猜心。

敏感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共情,或者共鳴。雙方的情緒相同。對方是什麼情緒,我也是什麼情緒。人喜亦喜,人悲亦悲。這種情況也叫“感染”。有的人情緒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感染,看肥皂劇都會哭得稀里嘩啦。這種人心軟,耳根也軟,沒有主見,容易受暗示

第二種表現是對抗性的,雙方的情緒不同,但有聯繫,是對應的,例如,別人想打我(憤怒),我感到害怕(恐懼),或者別人在哭(悲傷),我覺得煩(憤怒)。別人表揚我,我感到高興,別人批語我,我感到難過,別人對我好,我很開心,別人對我不好,我很生氣。這些也是對抗性的。

一般認為,共情是以對方為中心的,“對抗”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自戀”的表現。自戀型、反社會型、邊緣型人格障礙病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的敏感主要表現在“對抗”。換句話說,他們的情緒不容易被感染,但容易受影響。其實,強迫型、迴避型、依賴型人格障礙也是對抗性的,情緒也很容易受影響。

 

七、另一個自我 了解和理解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害怕被人了解,但又渴望被人理解。了解可以為控制服務,理解卻與控制無關。了解有利有弊,理解有利無弊。喜歡被人了解的目的是希望被人理解。了解有可能是對抗性的,而理解就是共情。

如果不被人理解,那是非常孤單的。所以,人人渴望被人理解。但是,人心隔肚皮,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渴望被人理解是很不現實的,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另一個自我(簡稱“另我”),是一種自體客體移情,表現為渴望得到理解、以為有人能夠理解自己、因為被人理解而興高采烈、不停地尋找知音、幻想自己有一個孿生兄弟或姐妹、與某個人處於“共生狀態”。

 

八、分離焦慮 當一個人與別人處於共生狀態時,分離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離,分離會給人帶來巨大的精神痛苦。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害怕分離,說明他的人際界線是不清的。害怕跟誰分離,說明他跟誰人際界線不清。

為了避免分離,當事人會採取硬控製或軟控制、討好或依賴等措施,目的是繼續保持共生狀態,朝夕相處,相依為命。這種人很黏、很糾纏,象跟屁蟲似的,吃飯、睡覺都要別人陪,稍微離開一會兒就會不斷打電話、發信息。依賴型和邊緣型人格障礙都有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害怕分離,對想像的分離都會有強烈的反應,常常反复要求對方保證不會拋棄他。

 

九、重感情 行為主義只看互動,不講感情。感情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別人看不透,自己也搞不明白。但是,人際界線不清的人偏偏非常重感情。對他們來說,事實是什麼樣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心裡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愛我。

兩個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吵吵鬧鬧、打打殺殺,一點兒也不開心,但是,因為“我愛你”,就捨不得分開。現實地講,這樣的“愛”已經沒有意義,它給人帶來的只是傷害。但是,他們寧願承受現實的痛苦和傷害,也不願意放下虛幻的愛。

有人說: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實,在戰場、官場、情場和日常生活中,這句話也是適用的。但是,人際界線不清的人就會把愛恨情仇想像成永恆的東西。他們不只是人際界線不清,連時間界線也不清,過去、現在、將來不分。他們希望時間不變、天人合一。究其原因,還是害怕分離,不願與心愛的人分開。他們用虛幻的感情麻醉自己,在精神上模糊人際界線。

 

十、強調意義 人生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人總是傾向於尋求現象背後的意義。現象瞬息萬變,意義不變。對人來講,做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什麼這樣做,他的動機是什麼,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你想我嗎?想,但想不起來。君子之交淡如水。禮輕義重。只要有愛,怎麼傷害都沒關係。這是無視事實的表現,是歪曲事實,是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十一、“過程闡釋” 現實的人際關係是靠效果來維繫的,與動機無關。強調動機而忽略效果,就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 雅羅姆把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分為兩個層面:內容闡釋和過程闡釋。內容闡釋就是就事論事,過程闡釋就是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分析當事人的動機。

一般的人際溝通是很忌諱過程闡釋的,因為這樣做很容易把交談變成窺探、揣摩、指責和人身攻擊,而心理諮詢必須以過程闡釋為重點,就事論事是起不到諮詢的效果的。換句話說,過程闡釋是心理諮詢的特權。任何人(包括諮詢師),如果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使用過程闡釋,就是人際界線不清。當然,親人、知心朋友、閨密是可以過程闡釋的,因為他們的人際界線本來就是不清的。

 

十二、窺探隱私 朋友之間應該分享秘密,不分享秘密、不談自己的感受、不暴露自己的想法,就算不上朋友。但是,如果是一般關係,窺探別人的隱私就不合適了。有的人特別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這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

 

十三、過度暴露 同樣,跟關係一般的人分離秘密、談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想法,也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

 

十四、侵犯隱私 過程闡釋、窺探隱私、過度暴露都屬於侵犯隱私,它打破了人際界線,闖入了別人的私人領地,侵犯了別人的心理空間。這方面的表現有很多,例如衣著過分暴露、穿著睡衣會客、借別人的衣服穿、用別人的牙刷、進入別人的臥室、使用別人的衛生間、翻別人的抽屜、看別人的日記、查別人的電話記錄,等等等等。

 

十五、道聽途說 人際界線不清的人容易受暗示,別人說什麼,他不會理智地分析,而是盲目接受。不但自己接受,還會迫不及待地向別人傳播、推銷。於是,未經證實的消息就傳播開來了,而且越傳越神,成為流言蜚語。真是人言可畏。人言之所以可畏,就是因為人際界線不清。人際界線清楚的人不會輕信流言蜚語,他相信事實,相信證據。

 

十六、忠誠和猜忌 忠誠於某人,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的一部分,把自己交給對方,這是人際界線不清的表現。其實,你是你,他是他,只要對自己忠誠就可以了,用不著對別人忠誠。

人際界線不清的時候,人們也會要求對方對自己忠誠,這種情況在朋友和戀人之間非常普遍。要求對方對自己忠誠,就是把對方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對方徹底佔有。如果對方不忠誠,就是我的損失,是對我的背叛,因此非常擔心對方不忠誠,想方設法檢驗對方的忠誠度,嚴重的就表現為猜忌。

猜忌和猜心略有不同。猜心相對“積極”一些,目的是了解對方,而猜忌是負性的,是不相信,是懷疑。猜忌很容易轉變成窺探和侵犯隱私。懷疑和相信表面上是相反的,但都屬於人際界線不清。

人際界線清楚的人尊重事實,不會輕信某個人,也不會無端地懷疑別人。對他們來說,別人的話僅供參考,類似於靈感或線索,需要事實來驗證。別人的意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際效果。

 

十七、糾正 人際界線不清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當你產生某種想法、出現某種情緒變化、想做某件事的時候,他會告訴你,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錯的,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他顯然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去了,他以為你和他是一樣的人,發現你和他實際上不一樣,他就認為你錯了。

同時,他又很關心你,希望你別犯錯誤,於是就來糾正你。這是雙重的人際界線不清。第一,他以為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是一樣的;第二,他要對你負責,他想拯救你。

這樣的糾正其實非常有害。人際界線不清、暗示性高的人會接受別人的糾正,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和意圖壓抑掉。一個人越不了解自己、越壓抑自己,越容易受暗示,越容易人際界線不清。這就不是拯救了,而是控制。

a03bc52affb51efb6a31ddb73a2a22dc
 

缺乏邊界感造成的痛苦

像走進自家院門一樣心無界蒂,院門這個界限令他們很不舒服。如果界限感僅限於物理上的個人空間或家庭空間的話,隨著中國的城市化和對個人隱私的日益尊重,中國人的界限感已經大大增強。但是對於心理層面上的個人空間和家庭空間,中國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這種模糊的界限感引發了人際關係中的太多的痛苦和無奈。

事實上,這個世界只有三件事,第一件事:自己的事,第二件事:別人的事,第三件事:老天的事。

這三件事已經清晰劃分了我們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托附他人;別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強加干涉,也不應該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傘出去,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就得學會簡樸生活。

 

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同時,當一個人缺乏界限感,很難感覺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而,猶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經歷不同,讀得書接觸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統就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千差萬別。

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會意識到這種不同,並尊重這種不同。

如果一個人界限感模糊,面對這種差異,會非常痛苦,於是開始抱怨和不解:“你怎麼這麼辦事?”“你憑什麼這樣對我?”“你怎麼竟有這種想法? ”

中國人的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當一個孩子自己跌倒,本應該自己爬起來,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卻看著心痛,立刻過去扶起。

其實,善良的父母已經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愛中開始一步步缺失。孩子慢慢長大,有能力獨自上學,但因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認為那是父母的事,於是父母背著孩子的書包,早送晚接,風塵僕僕。

孩子慢慢成年了,獨立意識開始強化,孩子覺得上什麼學校是自己的事,和誰談戀愛是自己的事,嫁給誰,娶誰是自己的事,但很遺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邊大聲宣告“戀愛婚姻是我的事”,一邊把找自己做的工作、買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於是父母在這種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覺得“你的高考志願是我的事,你的戀愛婚姻是我的事”,於是開始衝突,於是開始痛苦。

在華人世界中,關乎高考志願、戀愛婚姻這樣的大事,也不僅僅是父母的事,還是七姑八姨的事,那份關切似乎全是他們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幫助,一份關心,但卻是害了孩子,因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當成了那個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戀人當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後把自己的意願拿出來,努力的充滿熱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見最終得以實施。

不僅如此,孩子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戀人互動。每天計較著我愛你多些,還是你愛我多些。不僅如此,孩子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同事互動。本不應該自己承擔的,卻不會說“不”,本應該自己承擔的,卻又常常把責任推給他人。

不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於是他或她帶著模糊的界限感開始與自己的孩子互動。如此繼續,不知何時才是盡頭。所以,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讓界限感清晰起來。

 
c48db473da5e4845111ba14d65e07141

“邊界意識的理解和延伸就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自己。所以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相互尊重就是邊界意識的良好體現。

過分的為他人承擔也是邊界不清的體現。期待改造別人更是侵犯邊界。幾乎所有的人格障礙都存在自我意識混亂和邊界不清。親密關係中,尊重自己和他人,分清邊界是非常重要的。可惜呀,我們常常把越界當成愛。”

海靈格的家族系統排列的科學性我們姑且放置一邊,但他的確揭示出了一個大大的真理:

家族之中,我們去替別人承擔原本是屬於別人的沉重的命運,這樣子做,既降低了別人的尊嚴,也消解了別人的力量,同時使自己的人生背負了很沉重的負擔,雖然這裡面的別人,就是我們的親人,但就算是至親的人和我們自己之間,也是屬於兩個邊界裡的不同的獨立的人格,我們潛意識裡面,因為對親人的愛,而超越了和他們人格之間的邊界,去試圖為他們承擔些什麼。

我們從來都不知道,那些被別人企圖承擔他們的命運的人,並不願意有人來承接或者乾涉他們那獨特的命運。這樣的結果總是出乎僭越者的意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他內心的那份愛的真諦究竟是什麼。新的畫面,將會顛覆他內心習慣性的僭越別人命運的習性。

 

你要去問問那些過度地為孩子付出的家長,你問過你的孩子嗎?他們願意你這麼辛苦的付出嗎?家長可能會非常的奇怪,難道孩子還不高興我這麼的付出嗎?好吧,這就是個問題,你可以先去問問看,也許孩子會說,媽媽,你多去打幾場麻將或多干點你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會更加輕鬆。

孩子的學習、事業、婚姻問題,都將是他一個人得去面對,去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的。如果不是有足夠的張狂,我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去決定另外一個生命的命運,哪怕他是自己的孩子。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是在他的後面,能夠提供一些服務就好,最多可以根據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為他提供一些建議,至於他採納不採納,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得了的。僅此而已。

 
e3e5c4772335d4ec588cec2657b0d46c

我們的父母,也許一生都很不幸福,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回報在行動裡。

但不知道有人想過沒有,父母的一生的沉重的命運背後,是他的原生家庭背後那麼強大的力量運作的結果。

父母不聽你的,在傷害他的身體或者經濟或者精力,那也是他必然要面對的課題,是的,作為孩子,我們也疼愛憐惜父母的一切(說出這些字眼的時候,孩子已經僭越了孩子的角色,而試圖成為父母的父母了),所以會非常地著急。

但是,跳開你是他的孩子這個角度去看問題,沒有你,父母照樣會那樣子去走過他的人生足跡,賭博,坐牢,疾病,癌症,婚姻的失敗,孤獨……在那些的背後,是父母的原生家庭所造就的那一切,我們是無力改變的,當我們想要改變父母的命運的時候,僭越就已經發生。

尊重父母,就意味著尊重父母的命運,當我們能夠放下的時候,父母也能夠獲得,由於我們的放下,而必須由自己看得更清楚的那一份自己必須去面對的東西。這句話也相當於是在說,父母其實也需要成長,這個成長也是終身的。

而子女在試圖介入父母的命運的那一刻,就已經在剝奪和削弱父母成長的力量和機會。孩子心理的出發點就顯得狂妄,過分看重自己能力,以為父母的有些東西是自己可以控制和改變的,事實上,你改變不了什麼,而只會把自己的人生幸福搭進去,讓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也跟著遭殃。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可能是心甘情願地,默許你為他們付出這麼多,甚至是有意識地需要你成為他們的父母的角色來照顧他們,無條件地遷就他們。

但是,如果做一個家庭系統排列,就會很清晰地知道,父母的代表們(實際也是理性層次上的父母)並不真正願意你為他們的人生搭上這麼多。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即便不做排列,父母能夠經由某種途徑,頭腦能夠清楚之後,父母也是不願意孩子和自己的角色反過來了。

只是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文化中,清醒的父母不多。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父母和孩子之間,一直就不願意分離。所以,彼此過分承擔,彼此過分付出,又以彼此付出和承擔的時間太長,精力過大,而成為彼此束縛和對對方有所要求為回報

我們的文化非常地鼓勵這一點,所以,邊界不清晰,彼此僭越彼此的人生,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民族潛意識。在我們的心理治療中,目標之一,就是清晰個人各自的邊界,自己去承擔自己的人生命運。

 
ca5a259e5405b3bdc2ed05941746fe8d

夫妻之間的人格和命運的僭越和控制,也是時下無數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之一。不能和父母分離的孩子,是無法處理好自己的婚姻的。

西方文化鼓勵孩子和父母分離,東方文化中,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要能夠這麼做到的孩子不多。

首先我們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不自然的,不自然的關係之中,一定會產生很多的傷害。

孩子們可能迫於文化的壓力接受自己的父母,但在他們的內心最真實的那個部分裡,是很難接受自己的父母的。

這也造成事實上不能和父母分離,不能分離的結果,就是永遠活在對父母的情感糾結裡。

這樣的孩子,在婚姻中是無力的,他們在原生家庭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就要來到一個和陌生人組成的關係裡面,他們把在原生家庭的問題帶到婚姻生活中了,把對自己父母的還沒有解決的情結和希冀,投射到配偶那裡,結果就是,婚姻怎麼進行都不舒服,都不滿意,總是痛苦。

所以,在這樣的文化里面,我們看不到任何人的存在。丈夫看不到妻子的存在。妻子看不到丈夫的存在。爸爸媽媽看不到兒女的存在,兒女看不到父母的存在。我說的,是看到對方的真實的本來的一切的情緒情感的身體的存在,而不是從我們的頭腦中映射出去的那個爸爸媽媽或者丈夫或者兒女,或者一切人。

我說的,是把對方作為一個存在著的主體的看,而不是把對方作為一個客體的看,或者甚至是把對方作為自己的一個附屬或者自己的一部分的看,後者的看,是一種精神病理性的看。

有一次,我對一個婚姻充滿痛苦和糾結的女人談到,你真正地看到過你的丈夫了嗎?你了解他的掙扎與恐懼了嗎?後面還有一句話,是我心裡在想的:你生活在自己的不舒服裡面,你是看不到他的不舒服的。你生活在自己的痛裡面,你是看不到他的痛的。

沒有邊界,我們無法共情,因為我們彼此侵入,連對方是誰都看不清楚,看到邊界,我們才可能進入對方的心理世界,和他跳上一段真正的雙人舞,這段舞曲一定是很美妙的,因為我們都真正地存在在對方的眼睛裡,我們注視著對方的眼睛和心靈來跳舞,這是一曲靈魂交彙的共舞。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人們常常專注在要有愛心、避免自私自利,卻忘記自己的有限和界限。他們往往會問:“對別人設界限不是很自私嗎?”“我要怎麼回答那些需要我愛心、精力、金錢幫助的人呢?”“為什麼設立界限會讓我感到愧疚或恐懼?”“我可以在設限後仍是個有愛心的人嗎?”

想要有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限”是很重要的、這是個人產權的分界線,指出你應該為哪些東西負責。它可以定義你是什麼,或者,你不是什麼。

 

在《懂得生命》一書中,所列的幾項基本的界線——我-界線:界線是一個人被容許並且願意去接觸的範圍,此範圍確認了他們的行為、觀念、人群、價值、環境、形象、記憶等,他可以自由且全然參與外在世界,以及因參與外在世界而喚醒內在的迴響。

身體界線: 願意覺察身體某些部位或某些功能的感受與知覺。 價值界線: 願意接受由自我賦予的價值範圍內的各種體驗。 習慣界線: 容許自己去經驗的範圍,包括過去曾有的經驗與習慣模式,及新的經驗模式。 表達界線: 有多少感受與能量是願意在他人面前表達出來的。 顯露界線: 有多少自我是願意在他人面前揭露的。

 
25590c7e7ccd7b041a1bfa6a55dbbc41

為什麼心理界線消失了?

“在與他人相處中,你覺得你的自我邊界清晰嗎?如果清晰,你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不清晰,困難在哪裡?”一位接受采訪的Maggie問:“自我邊界是啥意思?”

這是一個真實的現實:沒有界線意識和界線侵犯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實,這是導致很多人人際關係困擾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

在伴侶之間、父母親子之間、朋友之間和職場同事之間,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的界線困難變得像吃飯睡覺一樣日常:要么被別人侵犯了自己的界線而痛苦;要么理直氣壯地以親密或關心為理由,像個“侵略者”一樣“入侵別人”的生活而不自知;要么,完全沒有界線,心的家園大敞四開,迎接各路“侵略者”。

界線對於個體而言,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最初的嬰兒以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連母親都是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母親對於嬰兒的全神貫注式的回應會使得孩子得到充分的無限體驗。但隨著嬰兒的持續成長,母親與之互動的方式也會發生改變。

嬰兒經歷的這種挫折感變成了他/她的界線的最初形式。忍受這種恰到好處的挫折體驗使得嬰兒逐漸獲得一種作為有限的、但獨立的主體存在。疏離的或是侵入性的養育方式,都會使得嬰兒無法獲得一個既穩定又通透的界線,“這種模糊的界線感所伴隨的模糊的主體感會一直在他/她今後的生活中持續下去。”

邊界像細胞膜一樣,既維持一個界線,又是能量和物質交換的媒介,從而保持著有機體的內穩態。界線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享受沒有界線的生活,有些人感到生活受到了他人的侵入、控制,甚至有自我被侵犯的威脅感。

“沒有清晰界線的人的行為可能是迎合他人,也可能是對抗他人,也可能是逃離他人,但就是沒有辦法享受平等的人際關係並從中受益。討好者和控制者有時是同一個人,他們一方面不得不討好一些人,同時又習慣控制另一些人,這種實質上屬於受虐-施虐性人格的動力是在早期與重要養育者的互動中習得的。如果一個人從未被平等地對待,他也無法習得如何與他人平等互處。如果一種文化缺少人與人平等,互相尊重對方界線的基因,那麼人與人這樣互相對待也就不足為怪了。”

中國人的界線困難確實與中國文化關係很大,“中國文化是集體文化,人與人之間的生活是連接起來、相互影響的,而不像西方人,從思想到工作和家庭都是相互獨立。實驗心理學的研究確實揭示了中國人人格的’互依’特徵。

和西方人的獨立性人格相比,處於東亞文化群體中的人更多地顯現出人際界線的模糊,這體現在親子之間、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和同事之間。這樣的人格特質很難說一定優於或劣於西方的人格特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代的中國人越來越受困於這種過於滲透的人際邊界。

”看來,一種既塑造和維護人格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又不因此失去豐富的人際關係的人格是值得推崇的。它是西方人格和東方人格的理想複合,又是對各自之不足的揚棄。

 
boundaries

既舒適又彈性

沒有一個通約的心理界線。心理上的自我邊界包括每個人的生活,所屬的物質、精神、價值觀、理念、愛情、親情、信仰等,以及身體與他人身體間所需要的距離。

所以,這也決定了,我們的心理邊界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因心境而異。

“人的自我意識與需要的人際邊界,各有各的不同,不能有一個通約的人際標準,知道自己要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樣的倫理與道德底線,那麼在人際中就不容易被挫敗,也不會干擾別人。”

心理界線也是我們的一種選擇。如人際距離的選擇:親人半米,朋友一米,同事一米半,陌生人兩米,關鍵是感覺舒服就好。而歸結到心理層面,就是自我的容許性,“在應該與情願之間做著選擇”

他的建議是:對親密的人模糊自我邊界是重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母親與孩子,情人之間正是這樣的情形。“減少對他人的期待,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別人。”

即對陌生人節制自我需求,不對他人有過度期待,也是尊重自我邊界的狀態。如果說有一個心理界線的通則,那麼這個通則是:有自我邊界又不執著於邊界,堅持自己又無條件欣賞他人,以尊重他人來體現自我的尊重,這樣的自我邊界意識相對寬鬆與自然。

“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界線最好是有彈性並且能改變的,即使在反映符合真實自我的天性時也要如此。一個健康的人一生之中,界線的反映是同時傾向接觸與退縮兩者的,就是想要退縮回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小空間,仍然會有意願去體驗新奇的事物。

只要生物體的完整性沒有受到威脅,這種擴展/退縮的能力就形成生命中波浪式的行為與動作。“界線是有彈性的,並且不停地在移動,就像是變形蟲的外圍,交地向外伸出去體驗周遭的環境,然後會遠離外界縮回到中心。”

舒適的界線就是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生活,同時也享受與他人的關係,做到內心平衡,覺得沒失去自我。不是自我和世界的雙重淪陷,而是向自我和世界都敞開。界線既不鬆散又不緊閉,這將提供給自我一個良好的內環境。這是自我敢於向內在世界的未知部分和外在世界的未知部分勇敢探索的立足之處。

 

成年人並不意味著成熟的人,舒適的界線才是成熟的特徵,也是其前提。

“這樣的界線儘管以早年的經驗為前體,但是仍會在後來的生活中,通過和他人的互動得以不斷調整和修正。成年人可以利用親密關係進行界線的修復和重塑,在經驗中獲得更舒適的界線感。

”舒適、彈性的心理界線,為人我和諧提供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愛”的關鍵,也是寂寞、恐懼、焦慮與絕望等影響生活負面元素的解藥。 其實,總有一種在內心深處驅使我們尋求深入而非淺薄地理解別人的原動力。

深入到他人的內心與靈魂,了解他們的想法、感知他們的情緒,這讓我們能更敏銳地覺察別人的想法與感覺,並告訴我們如何全心全意、完全地活出生命。

這正是時下我們常說的同理心,等同於共情力,或者說換位思考,也有的表述方式是穿上對方的鞋子。美國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認為:“同理心讓我們保持彈性,遠離偏見,以敞開的心靈和想法去處理人際關係。”他認為同理心就像一條河流,溫柔地引導著你到達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創造自我了解與親密關係。

試想,孩子成績沒考好,回到家,等待他們的往往就是:這次怎麼又沒考好,這麼簡單的題老是做不對,學習上就是開不了竅,iPad沒收一禮拜。聽多了,孩子疲沓了,很不以為然,甚至產生抵抗情緒。假如,換一種表述方式:寶貝兒,這次考得不好,心裡是不是很難過?

來,和媽媽說說,我們可以一起想法子。因為表述方式的不同,帶來的是不同的人際關係和變化。“第二種表達了同理心互動的過程,家長首先感受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談事情。幫助孩子處理內心失落、受挫的情緒,同時讓孩子感受到脆弱時有人陪伴,這是特別有力量的安全感。

每個人內心最渴望的就是理解,即便對方不能幫助你,只要能理解就很好了。這會讓你覺得有個人在內心深處陪伴你,那是一種很深的安全感和溫暖感,帶給你力量,支撐你去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戰勝困難。

 

什麼是真正的安全感

不管你有沒有覺察到,在內心深處,我們一直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中。我們害怕死亡,害怕孤獨,害怕被親近的人背叛,害怕失去和周圍世界的聯繫,害怕出現任何我們不想看到的場面。

這些焦慮的存在導致我們或明或暗地追求一種叫做安全感的東西,不過很顯然我們並不了解如何才能真正安全,所以我們付出的努力往往空手而歸或適得其反。

我們從超市採購食物,是為了防止飢餓的發生,我們去檢查身體,是為了避免死亡或病痛。我們拼命掙錢,是為了不至於交不起房租而露宿街頭。

我們花巨資買房買車,是為了不被視為窮人而受到輕視。我們學習所在地的語言,是為了不被視為異類。

你花費很多時間來積累財富,這些東西讓你有安全的錯覺。你的周圍屬於你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你誤以為這會讓你變的安全有保障。

但事實上你錯了,這一切並不能給你安全感。你擁有的越多,反而越不安全(很多大陸富豪為自己的財富而憂心不已),因為你擁有的越多也就意味著你需要操心的也就越多。假如你一無所有,你就不必為此操心。

當然並不反對你擁有汽車或房地產,但是反對你對他們的態度,你現在對他們的態度讓人感覺到,似乎他們可以永遠存在下去,或者你可以永遠的擁有它們。這樣的想法讓你無法放鬆,你會把每一個試圖接近的人視為侵略者。

事實上,這兩個假設都無法實現。他們無法永遠存在下去,你也無法永遠和他們在一起。

既然如此,你就沒有理由緊緊的抓住它們,既然早晚要鬆手。你應該真正的去享受它們,而不是為他們而焦慮。你目前就像是一個找到食物的獵豹,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防止別人來爭奪他的食物,甚至在吃的時候他都沒有停止過擔憂,很難想像你真正享受到了食物。有時候你甚至只顧著和其它掠食者搏鬥,當你回頭的時候,食物已經不見了。

我們就是那隻獵豹。你買車並不是為了更方便的出行,只是為了不被人視為窮人。買了車之後你又一直在擔心自己的車不要被劃了。一直到這輛車報廢,你幾乎沒有真正的擁有過它也沒有真正享受過它。這樣的人生很失敗。

因此,你必需記住兩件事:第一是,你擁有的東西無法永遠存在(即使是現在,它們存在的方式也和你想的大相徑庭);第二,你無法永遠擁有它們。這裡所說的它們所指的並不只是一張盜版DVD,也包括最好的房子,抑或一盤水果沙拉。

記住這兩點,你就可以真正的享受它們。你可以在享受的時候享受,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如果你是它們的主人的話,就應該具有放棄他們的權力,但多數時候你並不具有這樣的能力。這種心態有點像你小時候玩別人家的玩具,你可以盡情的玩而不必擔心把它弄壞。如果是自己的東西,可能就不會那麼不愛惜。

如果你能有這樣的態度,你就會有真正的安全感。你不再擔心失去什麼,因為所有的東西最終都會失去,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從來也沒有擁有過什麼,你只是以為自己擁有。

當你不再焦慮的時候,你才有時間真正享受生活,你在喝茶的時候只是在喝茶,而不是在想著如何讓對面那個也在喝茶的女孩注意你。這樣,你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以前你只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很多時候,你都是在為別人而活。

真正的安全感就是不再有需要被保護起來的東西。不止是你的錢包或銀行卡之類的東西,還有你的自尊,你的面子。當你認為自己擁有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就無可避免的要為維護它們而盡力,就像你有了一輛車,就必須學會擦車一樣。只是向你證明你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的面子存在。

如果一件事物確實如你想的那樣存在,你當然可以擁有他,維護它也行,但是如果他根本只是你的幻覺,那麼你就沒有任何理由繼續你的幻覺了。

 

害怕爭論?其實是害怕自己

013c099a4d8ce08af524f723d8aa86ff

如果你問我“人們為什麼害怕爭論”,在這裡,我會更關心“害怕”而非“爭論”。

假如一顆性感飽滿的紅蘋果和一顆小清新氣質的綠蘋果有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那他們會不會這樣聊天:

“當然紅色好看,你那一身綠皮就像青菜虫一樣,噁心死了!” “沒品位,真艷俗,我的青色是雨後青山的顏色,你不懂!”

然後呢,紅蘋果與青蘋果再也不再一個籃子裡住了。反正你我兩相厭,我捍衛我的紅色,你尊崇你的青色,正如紅色是我擺脫不了的本色,青色也是你與生俱來的性格。如果不聲明我的觀點又怎麼來證明我存在的獨一無二。

或者兩個蘋果有個專制暴躁的主人,並聲稱:“誰說話,就把誰吃掉!” 和諧壓倒一切。在死亡的威脅下,兩隻蘋果抱在一起,再也不敢發表對彼此的意見,哪怕在心底深深覺得對方的顏色很醜。

我以後者為偽善。有時是身不由己,有時是面具戴久了連自己也辨不出真假。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恐懼是最原始的一種情感。茹毛飲血天為廬地為蓋的時代,我們恐懼的對像是不可抗的自然力,是驚雷是颶風是洪水是天災是冥冥中喜怒無常的鬼神。而生活在這個科技與機械打造的完美的幾何世界裡,我們日益學會如何駕馭自然,而懼怕依舊存在,只是,這個對像變成了自己。在爭論中,我們害怕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沒有」為了捍衛核心價值所做的每件事,都和我們`「有」做的事一樣重要。 但多數人只會記得後者。這就是我們一點一滴喪盡自尊的方式。 我們的無所作為終將侵蝕我們的自尊。

身處衝突和爭論中的我們,感覺就不那麼好受了。

關於衝突,目前還沒有一個被學者廣為接受的定義。清華大學的樊富珉教授認為,衝突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個人內部的衝突,如角色衝突、認知衝突、目標衝突、價值觀的衝突、道德衝突等;一類是人際衝突,如親子衝突、夫妻衝突、角色間衝突等。除此之外,衝突還具有以下特點:

 

1、衝突是一種對立的行為,衝突來自互不兼容性。

這種對立( Opposition)的表現形式和程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涵蓋所有水平的衝突,可能是消極冷漠、沉默抗議,也可能是明顯的攻擊行為、侵犯傷害對方。

肉體之外,我們的靈魂單獨活在一個空間中,以各自獨有的形態。初始時,沒有人會以圓形的姿態臨世,無論自己有沒有意識,誰都有自己的棱角自己的邊界,誰都需要以這種棱角和邊界劃分出一塊自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才感到安全。

只是,人與人的靈魂的空間並不是天然就分割好的,互不侵犯。很多時候,因為缺乏尊重,或者屬性互不兼容,侵犯了彼此的空間,於是便爆發了衝突。冷漠和暴力是一種語言,他們在說:我,不接受你!

 

2、衝突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從認知的觀點來看,衝突是個人主觀的感受。衝突中,個體感覺到憤怒、敵意、恐懼或懷疑等外顯或內隱的種種情緒。是否存在衝突是一個知覺問題,如果沒有“知覺到(Perceived)”衝突的存在,就沒有所謂的衝突。

毛爺爺有句名言“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害怕面臨衝突,有些人是天生的鬥士,視在衝突中取勝為樂。

衝突之中,必然伴隨各種複雜的負性情緒體驗:焦慮、憤怒、恐懼等等。內心堅強而對自己抱有健康的自信感的人不僅可以很好的處理這些情緒,並且需找到合適的方案處理衝突,實現衝突雙方的共贏。而個性較為自卑,習慣自我懷疑的的朋友在衝突面前往往束手無策,彷彿嘴巴被粘住了,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被內心的負面情緒控制。

久而久之,這種習得性無助會促使他逃避一切存在潛在衝突的情景。雖然贏得了表面的和諧,可是誰又懂習慣了忍氣吞聲扮演“老好人”的他們內心的無奈和自我衝突呢?

我們害怕爭論,不過是害怕面對內心真實的自己,害怕這個自我不被接受,不容於世。可是那個自我是不會因為隱藏而消失的,直到終有一天,面具戴久了而完全遺忘了最真實的自己。

 

3、衝突是一種互動的歷程。

3b265e7afb25cf46586b879133576392

衝突是一個動態、不斷改變的歷程,採取建設性的做法,衝突可以降低,雙方關係得到改善;採取破壞性的做法,敵意可能升高,引發更激烈的衝突。結果如何,要看衝突中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何。Hay( 1984)提出人際衝突不同於個體內部的動機、思想衝突,也不同於有組織的社會群體之間的衝突,而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關係,是至少兩個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過程。

人的身體是一個工廠,從出生建廠開始就需要不斷的資源交換以維持自身的擴大再生產。靈魂也是,身體容納度有限,而靈魂擴張的慾望卻可以無限。

衝突,可以視為一種再生,一次擴張。只有在衝突之中,我們的邊界才會亮起紅燈,提醒彼此:原來這就是我的(他的)接納範圍。衝突的結果是達到新的自我認識並且實現衝突雙方的關係的深入發展,還是,在衝突面前,自我陣亡,關係終結,這取決與個人的具體做法。 每個人身邊總會有一兩個臉皮比城牆拐彎加四塊磚還厚的傢伙,這種略帶幽默感的“厚臉皮”總能以一種很巧妙地方式實現自己的想法。一個自尊感發展良好的人,往往不會因他人的冒犯而瞬間變色,而是可以用一種自嘲輕鬆帶過,用幽默拉近彼此的距離,也令對方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自嘲不是自輕自貶,這個區別與有意的謙虛和無奈的退縮類似。後者的自尊心往往發育不良。

那些害怕爭論的朋友們,我們需要學會在衝突來臨時如何鎮定自己,委曲求全並不能解決衝突,只是把衝突轉移到自己的心裡了;學會溫和而堅定地捍衛自己的邊界,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地看法;接受自己可以犯錯,也要學會承認錯誤後更努力前進。

其實,我們害怕的不是爭論,我們害怕的是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的眼睛應當始終看向前方,視衝突爭論為自我認識的契機,朝向自我實現的整合之路不斷前行。

 
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