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性和理性的闡述,100萬億個理性邏輯促動一個感性抉擇
特斯拉創始人艾隆·馬斯克在Code大會上就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模擬的空間裡這個問題發表了一個觀點,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形形色色複雜繽紛的世界可能是由0和1這兩個基本邏輯構成,如同遊戲那般堆砌起來的世界。想藉此引出一個更為深層次的話題,通過對三個問題的描述去開闢對這個世界的另一種認識:
1. 感性和理性之間究竟有何關聯。
2. 如果程序足夠精細和復雜,網絡遊戲中的角色能否真切的去感受它們的世界,就如同我們正在感受我們這個世界一樣。
3. 如果這個世界確是由0和1這兩個基本邏輯組成,它和歐拉公式eiπ + 1 = 0之間有何關聯。
我們通常會用感性和理性這兩個詞去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在做出一些重大抉擇的時候,生活,婚姻,工作。。。以及去哪玩,吃什麼這兩個永遠也離不開的話題。
舉個形象的例子,水果店裡面只有蘋果和梨,你選擇購買了5斤蘋果,這樣一件事情在外人看來是如此簡單而且隨意的決定,但實際上在大腦中它會調起你所有有關蘋果和梨子的記憶,去分析每一個事件得出你應該買蘋果還是買梨的結論,最後組合起來促使你去買了蘋果,而自身卻無法察覺。
比如吃梨拉過肚子,蘋果顏色好看,因為分梨跟孔融爭吵,從香港帶了幾部蘋果手機沒有被抓。。。。如此之多的邏輯事件夾雜在一起同時啟動給出了你會選擇蘋果的結論。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所有的感性最終都可以歸結為理性,人所做出的所有感性決定背後都有無數的理性邏輯做支撐,而人的大腦無法將如此海量的邏輯事件每個都去做一個評判,否則大腦將會過度損耗。
因此就會強迫自身去形成一種直覺或者又叫靈感。所以我們會見到很多天才,他們很難中規中矩的講出清晰的道理,而所做出的決定往往又是對的。如果需要去深刻的了解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國家,那麼就必須要重新審視它過去所發生過的一切,我們通常並不能太過於去相信直覺,因為絕大多數人的直覺往往都是錯的。
喬布斯這類人對產品的理解源自於生活中廣袤的見識和深刻的理解,這是屬於極少數人的境界。而對於我們來說,極其平凡的命運和狹窄的生活圈子,那就只有不停的博覽群書,閱讀智者的文章,永不停下學習的腳步。
現在有兩條既定的科學事實:
不同的大米有著不同的口感,是因為它們的生長的環境不同因而造成分子結構不一樣,不同的分子結構給予人不同的口感。
不同的DNA結構排布,不同的氨基酸和蛋白質組成,構成不同的物種,形成了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那麼由這兩條事實我們可以推斷,不同的邏輯結構可以賦予人不同的感覺,對於網絡遊戲中的角色,只要程序做的足夠精細和復雜,它們也能夠和我們一樣感受到快樂,痛苦,傷心,煩惱,遺憾,思念和絕望。它們站在他們的世界就猶如我們站在我們的世界裡,兩者感同身受並無二致。
那麼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應當改名叫邏輯空間,我們這個邏輯空間由上一層邏輯空間觸發,而現在的我們為了解決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去觸發下一層邏輯空間,在遙遠的將來下一層邏輯空間為了解決它們的問題又會去觸發下下一層邏輯空間,如此反复循環永不停歇,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真相。
歐拉恆等式是指下列的關係式:
其中
是
是
虛數單位,
是
圓周率。
。這是
歐拉公式eiπ + 1 =0 這個最美妙的公式蘊含了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
e:它又叫自然常數,表示增長的極限,它的值為2.718.舉個例子把100元存在銀行,假定按照5%的複利率計算持續一百萬年,那麼最終賬戶上的餘額為無限接近271.8元,而不會是無限增大,細胞的無限分裂也遵循這樣一個原則。
1:表示“有”,對應著太極八卦的陽面。
0:表示“無”,對應著太極八卦的陰面。
eiπ:表示 熵 的增減,熵的定義自行百度。一盒新買的火柴整整齊齊,拆開然後全部倒在地上, 這個時候它們一定是以熵最大的狀態散落在地上。人站在懸崖上然後不小心從懸崖邊上掉下去摔死,這是一個熵從小突然變到最大的過程,從一種平衡態切換到另一種平衡態,而人的自然死亡則是熵從小緩慢有序的變大的過程。
1和0分別表示兩層邏輯空間,每一層邏輯空間觸發下一層邏輯空間的過程中伴隨著的是熵的變化。換句話說,這個世界就是在不停的把火柴盒打亂,然後收集起來擺整齊,如此反复循環。
我們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如此的荒謬並不表示人生毫無意義,相反由此催生出來的親情,友情,愛情這三類世間最彌足珍貴的感情將會伴隨著我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克服對黑暗的無知和恐懼,面對生死的淡定和從容,不懼現在,不畏將來。
《The 13th floor》
美國科幻電影,中譯:《十三階梯》,台譯:《異次元駭客》,港譯:《十三度凶間》,也有叫《十三階梯》,由美國哥倫比亞2000年出品。這是一部跟《The Matrix》相比,在故事、情節及內涵上絲毫不遜色甚至尤有過之的好電影。《十三階梯》很好地描述了人類對於究竟何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以及兩者之間究竟存在何種差異所陷入的困惑。
這是一部關於多重世界的科幻電影,但這不是物理學上的平行宇宙,而是「現實世界」的博士創造了一個背景是1937年洛杉磯的虛擬世界,並時常進入這個虛擬世界尋求肉體上的慰藉,原本相安無事,但意外的,這個1937年的洛杉磯的虛擬人物居然發現了自己跟自己所處的世界竟然只是人造產物。
以為只有這樣嗎?連接現實與虛擬兩個世界的門可不只是個單行道,既然上現實世界的人可以向下進入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何嘗不可向上進入真實世界?只要死亡,意識就可以穿越毫不相干的兩個世界( 就像有些宗教相信,死後將進入天堂或是地獄 )
這故事的一大原因或許是那人世無常,諸法皆空的宗教色彩。 主角擁有人人羨慕的東西,財富、地位、美人。 但是最後卻發現一切都只是個假象,是場遊戲。就如同他所創造出來的幻象一般,他也只是一個幻象。
最後也隱含了幾個概念, 第一,不只是現實世界可以影響虛擬世界,反過來虛擬世界也可以影響現實世界; 第二,虛擬( 下層 ) 世界的思想界線仍然被現實 ( 上層 ) 世界的界線所侷限,
比方說邊界的概念都在兩個虛擬世界中出現,而且是相同的,就像我們以望遠鏡觀看事物時,視野會侷限在望遠鏡之中,所以虛擬世界自行衍生出的虛擬世界,有著相同的邊界。
可是如果更大膽一點去想,被衍生的虛擬世界突破了這層界線呢?就像富勒在他的虛擬世界中再造出一個虛擬世界,而且更發現其實他自己就是虛擬人物,存在於一個被創造出的世界。
當一堆電子訊號可以創造文學、繪畫、音樂、影像等藝術作品或進行科學演繹時,現實世界的我們可以接受他們對我們的影響嗎?簡言之,當虛擬的世界解決了現實世界的難題,出現了現實世界沒有的東西,或是影響了現實世界的運行。那身處現實世界的我們該如何自處,靜靜觀察?嚴格控制?設定改變?互相交流?收割成果?
當人與機器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之際,虛擬與現實的分際或許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電影中的名言:
道格拉斯.霍爾:「沒有一樣是真實的,你拔掉了插頭,我就消失,我曾經說過的……或我曾經做過的……都不再重要。」 ( None of this is real. You pull the plug……I disappear. And nothing I ever say……nothing I ever do……will ever matter. )
警探麥克班恩:「你能幫幫忙?當你回去你來的地方時,可以不要再來煩我們,好嗎?」 ( Detective McBain: Do me a favor, will you? When you get back to wherever it is that you come from, just leave us all the hell alone down here, okay?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