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內在的貧窮



現在的地球人有著普遍性的內在貧窮,主要都是因為「金錢導向」的思維造就的,若不重新找回自己內在的圓滿無缺,恐淪於一生一世都被內在的貧窮狀態所干擾,而無法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然而存在於天地間的事實是在天地間沒有任何生命形態是處於真正貧窮的狀態


超渡自己在於「思想的轉變」,佛當初講經就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過去錯誤顛倒造就自己苦難的思想觀念,所謂的「苦集滅道」就是要說明,所有苦集合起來的共同特質是什麼?這就是「苦與集」,「滅與道」就是如何轉變錯誤的觀念導致幸福之境。


這是基礎的過程,然而貫穿所有的佛法只是在於範圍大小的不同,小至個人的苦集滅道,大至所有生命共同的苦集滅道,這就是佛講經的重點。


為什麼說這些,那是因為許多人認為誦經等於超渡,這是錯誤的,佛「講經」而不是「誦經」給他人聽,若不能理解經義而理解自己觀念的轉變,誦經將不等於超渡。

超渡就是觀念的轉變,首先要超渡的就是自己內在的貧窮,因為有「內在的貧窮」才會有所謂的「貪念」

錢無法解決真正的貧窮,很多富有的人其實不在意自己身上有多少錢,因為內在已經超渡了自己內在的貧窮。

許多人無法正視自己內在的貧窮,想要透過錢好讓自己感覺到自己「不那麼的窮」,而社會上亦瀰漫著「金錢導向」的歪風,只要一個人有錢,就會「獲得崇敬與周邊被人服務的效應」,然而一個人內在的「貧窮與不安」卻沒有因此而消失,所以金錢無法療癒一個人「內在的貧窮的原始模式」。 貧窮來自於「與天地失去連結的匱乏感」,這是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教大家如何與天地或自己的內在連結,只教了大家要如何依賴外在,這份依賴導致於一個人一旦沒有了錢與外在的人際支撐,就「以為」自己一無所有,但其實當一個人內在與天地有連結時,卻更能體會到天地的支撐與照顧是「更為完整與全面」。

要說這份連結叫做天地、佛性或神性都可以,其實都象徵著那一份從天地之始就一直存在的內在的滋養與照顧,是指那一份全能的智慧與能力,這比金錢與外在朋友有用的更多了,因為即便是外在的金錢與人事安排都被這宇宙最慈愛的力量所安排,而這也才是真正內在無憂而無須憂慮的真正根源。 過去智者總是說無所求,那是因為相信自己內在圓滿無缺的佛性或來自於天地本來就圓滿的力量,所以還需要「求什麼」?當什麼也不缺時,內在沒有任何一點的「貧窮因子」時,還需要求什麼呢?

與天地連結找回自己「原本內在的富有」,不要去管金錢導向的人的「批評與眼光」,那些人有一天會明白,當自己還「以金錢去論斷人時」,內在必定還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貧窮狀態」。

希望所有地球人都能「超渡自己內在的貧窮」,做個在天地間「真正富有無缺」的人,不是要鄙視貧窮,因為「沒有人」真正貧窮,在天地間只有「暫時還不知道自己富有的人」,我們也應該「善於引導」這些人走向內在與天地連結的「圓滿無缺」的狀態

最後祝願所有地球人都能走向內在的圓滿與富有,生生世世都能過著受到內在圓滿滋養、照顧與無憂無慮生活的生命形態。

 

12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