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驅動力」它是一種概念,是你內心的定錨,它超越所謂「熱愛的事」,
你必須釐清你靈魂深處最本質的追求是什麼?
你要追求什麼才會有心安理得的感受?
有的人是自由,有的人是快樂,有的人是安穩。
例如 : 寫作,無疑是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看書與看電影也是。當我確定這股「探索」的心錨是我的靈魂所向,無論閱讀、觀影、寫作或音樂創作,它們都是幫助我認識世界的媒介,致使我的文章很容易會穿插文學、哲學或歷史,不是故意的,就是會莫名地串起來,我會想一探再探、一挖再挖,「自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擁有「心錨」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優勢,是當你受到挫折與被否定時,這股內在驅動力會協助你在難關時「保持耐心」。假設偷懶一周沒寫作,我不會感到心虛,反正我曉得我就是會去寫;哪怕發光時間比別人慢,我會難過跟失落,卻不至於焦急到心灰意冷想放棄;被酸民攻擊或其他作者冷嘲熱諷,我會感到氣餒,卻不會為此停下書寫腳步。 探索跟冒險的底氣都在,我就是克制不住會去寫作,那麼急什麼?怕什麼?氣餒什麼? 寫的好不好,根本就不是重點,在於我的追求就是:書寫,它能完整我想要探索的心。出於探索,我的文章就很自由,上一秒是沙特尼采無神論的存在主義,下一秒我就開始寫神明跟蠟燭,因為,好玩嘛。
找到你靈魂最渴望的心錨,「自律」自然而然就會發生,你就會堅持下去了,擬定再多時間跟計畫表,都是其次了。
我們經常會誤解“動機”和“紀律”這兩個術語,並可以互換使用它們。然而,它們在行為改變中的意義和作用卻大相徑庭。當談到目標時,重要的是要確定是什麼驅動我們(動機),然後利用這種驅動力來建立習慣(紀律)。
動機是我們需要受到啟發才能做出改變的東西。值得反思的是,
是什麼促使您想要改變生活,這將有益於您的健康。
促使您考慮做出改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您想提高自己的能量水平並對自己充滿信心嗎?
或者也許是你的家人和你周圍的人在鼓勵你做出健康的改變。
這些都是有趣的問題,圍繞著我們的動機是什麼,或者“我們為什麼要做我們所做的事情?”。心理學家已經確定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動機來解釋我們的行為以及我們如何追求目標:內在(從內部)和外在(從外部)。
自律通過習慣性的練習得到改善。就像最有才華的運動員或音樂家一樣練習和訓練自律。
一個甜蜜而快樂的靈魂是經驗和智慧的成熟果實,它散發出其影響力使他人的心愉悅,並淨化世界。
所有願意和尚未開始的人,都可以從這一天開始,只要他們願意,過上甜蜜幸福的生活。
不要說你周圍的環境和你作對。 它在那裡幫助那些讓你失去甜蜜和內心平靜的外在事件正是你需要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當遇到和克服它們時,你才能學習、成長和成熟。
在心理學中,自決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每個人做出選擇和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中起著重要作用。自決權讓人們覺得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和生活。它還對動機產生影響——當人們覺得他們所做的事情會對結果產生影響時,他們就會更有動力採取行動。
內在動機會影響我們的內在利益和價值觀。這意味著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執行這些任務,並且投入到過程中,而不是獎勵中。我們將行為本身視為其自身的獎勵。內在動機的例子包括早上鍛煉,因為感覺很好,解決難題,因為你喜歡挑戰,或者選擇健康的食物,因為你喜歡做飯。研究表明,與那些只受到外在動機的人相比,具有內在動機的人傾向於長期保持健康的變化。
我們所知道的是,外在動機通常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最終會消失。僅僅依靠這種動機來實現我們的目標是不現實的。這就是紀律/自律的用武之地。最成功的人結合紀律和內在動力來實現目標。
研究表明,表現出良好的自律或意志力的人也往往有良好的習慣。這些人以一種避免必須首先基於意志力做出決定的方式來安排他們的生活。當你不想做某事時,你的意志力就會很低,所以我們不能依賴它。做同樣活動的人,例如每週日的膳食計劃或每天冥想 10 分鐘,會發現更容易實現目標,這不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意志力,而是因為他們的日常活動對他們有幫助(啟動行為的動機)。
當人們對能力、聯繫和自主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就能變得自主。內在動機的概念,是為行為本身的內在回報而參與活動,在自決中起著重要作用。
人們需要有以下感受才能實現心理成長:
自主性:人們需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和目標。這種能夠採取直接行動並帶來真正改變的感覺在幫助人們感到自決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能力:人們需要掌握任務並學習不同的技能。當人們覺得他們擁有成功所需的技能時,他們更有可能採取有助於他們實現目標的行動。
聯繫或相關性:人們需要體驗對他人的歸屬感和依戀感。
想像一個人在工作中未能完成一個重要項目。如果這個人的自決性很高,他們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相信他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解決問題並採取行動糾正錯誤。
如果同一個人的自決能力低下,他們可能會尋找其他可以責備的事情。他們可能會找藉口,指責或拒絕承認自己的角色。也許最重要的是,這個人不會有動力去改正錯誤。相反,他們可能對控制局勢感到無助並採取迴避逃離,並認為他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產生任何實際影響。
自決理論所描述的心理成長並不是自動發生的。雖然人們可能會以這種增長為導向,但它需要持續的支持。主動或被動的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們成長的社會條件的影響。社會支持是關鍵。通過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和互動,我們可以促進或阻礙幸福感和個人成長。
雖然社會支持很重要,但還有其他因素也可以幫助或阻礙增長。
外在的激勵因素有時會降低自決能力。 對已經具有內在動機的行為給予人們外在的獎勵可能會破壞自主性。隨著行為越來越受到外部獎勵的控制,人們開始感覺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力越來越小,內在動機也減弱了。
積極的反饋和促進自決。對一個人在任務中的表現提供意想不到的積極鼓勵和反饋可以增加內在動力。這種類型的反饋有助於人們感覺更有能力,這是個人成長的關鍵需求之一。
雖然外在和內在動機通常被描述為獨立和不同的,但行為是複雜的,人們很少被單一的動機驅使採取行動。人們在追求目標時可能經常利用多種動力來源。
與其將動機視為由外在或內在獎勵驅動,不如將其視為自主和非自主行為之間的連續統一體通常會有所幫助:
純粹的自我決定的行為往往是內在驅動的,是為了享受、興趣和對行為本身的內在滿足而進行的。
在連續體的另一端是非自我決定的行為,這些行為只是因為它們必須 完成而被執行。在這個極端,完全缺乏自主控制。
在大多數情況下,行為往往位於連續統一體的中間某處。通常有不同數量的外部動機,這也可以激發一定程度的內部動機。人們可能會採取行動,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有一定程度的個人控制,並且這些行為最終與對自我概念很重要的事情一致。
大多數行動都不是純粹的自決或非自決。相反,行動往往依賴於一定程度的自決,這也可能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
自決可以在人們如何在生活的許多不同領域發揮作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控制感和內在動力可以幫助人們對他們所做的事情感到更加投入、熱情、感興趣和滿意。
在工作的地方
認為自己能夠在工作中產生積極影響的人往往會感到更投入和更有動力。雇主如何還能在員工中建立自決權?
經理和領導者可以通過允許團隊成員發揮積極作用來培養這種自決意識。
為員工提供責任,提供有意義的反饋,並提供支持和鼓勵。
雇主應注意不要過度使用外在獎勵。太多的獎勵會削弱內在動力(一種被稱為過度合理化效應的現象),但太少會導致員工感到不被重視。
在社交環境中
自決也可以在社會關係中發揮重要作用。歸屬感對於自決的發展至關重要。與他人建立親密、深情的關係可以提高自決能力。
尋求與支持你實現目標的人建立積極的關係。
向屬於您社交圈的人提供支持和反饋。
為了加強你自己的自決,想想一個高度自決的人可能是什麼樣子是有幫助的。自決能力強的人傾向於:
相信他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他們有一個內部控制點,並認為他們的行為會對結果產生影響。面對挑戰時,他們覺得自己可以通過勤奮、正確的選擇和努力工作來克服挑戰。
有高度的自我激勵。他們不依賴外部獎勵或懲罰來激勵他們採取行動。他們從事行為是因為他們善於設定目標並朝著這些目標努力。
他們的行動基於他們自己的目標和行為。 換句話說,他們有意識地從事他們知道會讓他們更接近目標的行動。
為他們的行為負責。高度自決的人將成功歸於自己的努力,但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失敗承擔責任。
人類是習慣的動物,習慣的形成需要紀律。當我們開始新事物時,例如去健身房或冥想,我們需要將大量的腦力集中在它上面,因為它是陌生的,而且我們正在學習一種新的行為。隨著我們不斷地練習這種新活動,我們對它投入的有意識的大腦活動越來越少,它最終會變得自動化。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動習慣現在已經成為第二天性,例如刷牙或開車上班——我們甚至不會三思而後行。
研究表明需要 66 天才能形成一個新習慣,並且這種行為會變得自動。因此,在這種行為成為第二天性之前,您需要每天練習大約兩個月。為了使我們的變化能夠長期持續下去,我們需要將這些變化從基於動機的初始變化轉變為基於紀律的習慣。
如在對您很重要的領域變得熟練是建立自決意識的有用方法。無論您對愛好、運動、學術科目或其他領域有濃厚的興趣,盡可能多地學習並提高您的技能可以幫助您感覺更有能力。您學習和練習的越多,您可能會感覺越熟練和自主。
開始一個新習慣時,最好先設定一個小目標,幫助你的大腦學習並專注於這個新的過程。最能自我控制的人,其實很享受他們所追求的習慣。因為它會讓您感覺良好。
自我決定,感覺你有自主權和自由來做出決定你命運的選擇,這對每個人的幸福都很重要。當你追求與你的目標一致的內在動機的事情時,你會感到更快樂,更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
生存的渴望(八個動力)
生存的動力每個個體都是由一股通往存在的主要動力所建構形成的。 這個驅策力,這個通往存在的主要推動力,就是求生存。 這是生物體為求生存所付出的努力。我們稱這種對生存的渴望為「動力」。
動力越是清新且乾淨的話,它則越是朝向生存的方向前進。若我們拿個放大鏡對這個動力深入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推動力裡,其實是含有八種推動力,或是八個動力。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目標──包括精神個體──都是要朝向無限的生存。
這個驅動力是如此的強大且普遍。就是熟知的「存在的動力原則」。這「存在的動力原則」本身分成 8 個明確的部分稱為「八大動力」,每個都代表著某方面的生存動力,可以把這看作從一個共同的中心點向外擴展的同心圓,八大動力代表著,一個擴大的意識及參與所有生活的因素。
一個人決定要用多快的步調來過生活,那就是過得下去的生活。瞭解了嗎?在安全的速度下才能活著,或說在最佳的亂度下才能活著,或說只要一個人的亂度不會比他所認定的舒適程度還要大或還要小的話,日子就能夠繼續過得下去。
想繼續生活,一個人必須看穿使他退避的各種謎團。而其中最大的謎團就是:「我應該生存?還是滅亡?」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