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已更新:2021年5月24日

鏡像神經元
  • 大腦邊緣系統能調節身體機能、內在狀態,並和社會連結

  • 情緒是一門複雜的科學領域,包含對文化、心智歷程以及大腦機能的研究。


相關動物研究指出,人類不是唯一有感受的生物,動物面對危險會產生戰或逃或僵的行為和心理反應。這些反應看來非常「情緒化」。然而,在動物王國裡,哺乳類動物演化出一套複雜的溝通方式,跟同類進行內在狀態的交流,這使牠們成為一個獨特的群體。


從這層意義來說,情緒是一種內在歷程的反映,而且能跟同類進行外在的溝通和交流。伴隨著這種溝通和交流的是負責中介情緒和動機的相關大腦系統,也就是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保羅・麥克林(Paul MacLean)提出「三腦一體假說」(triune brain hypothesis)闡述他的觀點。即大腦是由獨立又相互連結的三部分組成:位於最裡層的腦幹、處於中間層的邊緣系統,以及最外層的新皮質。

  • 腦幹被視為最「原始」的大腦構造,也稱為爬蟲類腦。隨著動物不斷演化,處於腦幹外層的邊緣回路被哺乳類動物繼承下來,逐漸發展為腦的一部分。

  • 邊緣系統包括杏仁核(amygdala)調節重要的情緒,例如恐懼、憤怒和悲傷

  • 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大腦的「營運長」,執行注意力分配的控制功能;

  • 海馬迴(hippocampus)調節外顯記憶,將脈絡形成記憶的「認知圖譜繪製者」;

  • 下視丘(hypothalamus)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場所,透過平衡荷爾蒙使身體和大腦進行溝通

  • 眶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orbitofrontal cortex)把一連串作用過程整合起來,包括情緒調適和自傳式記憶。

  • 雖然邊緣系統沒有明顯界限,但各種神經回路確實傳遞同種類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具有各物種的共同特徵。邊緣活動的影響範圍很廣,下至腦幹區,上至大腦的第三層 -(neocortex,或大腦皮質)即新皮質。

邊緣系統不僅能調節腦幹,還能調節跟環境尤其是社會環境互動時所產生的內在狀態,包括身體機能。


的確,邊緣系統的活動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大多數哺乳類動物都對社會世界感興趣:因為社會交流可以幫助他們調節身體機能! 與他人的內心世界溝通是哺乳類動物的能力之一,這也使我們成為一種精細複雜且好奇的社會動物。

 

隨著靈長類動物在哺乳綱這龐大階級裡不斷進化,大腦也進一步產生變化。進化不僅是長出新構造,也指舊神經回路適應新的功能。因此,邊緣系統最外層的眶前額葉和前扣帶迴區,也被認為是大腦不斷進化的新皮質的一部分。


新皮質在人類身上進化得最為徹底。人類能夠進行高度抽象的感知、構思以及推理,是由於新皮質具有錯綜複雜的皺褶。


新皮質的運作,尤其是在大腦前額葉區域,能使我們靈活地思考,反思一些抽象概念,例如自由和未來,並且用語言向他人描述這些複雜的想法。雖然語言本身並不能充分代表我們的想法,但是仍能使我們遠離實際的束縛。這種自由能使我們進行創造或毀滅。

 

語言是一種強大的符號系統,能讓我們操控世界以及身邊的人,也可以讓我們跨越通常將彼此心靈阻隔的時空界限進行溝通


古希臘詩人亞里斯多芬(Aristophanes)寫道:「語言能讓心靈展翅飛翔。」新皮質使人變得開化,並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這個由腦幹、邊緣系統以及新皮質組成的「三腦一體」架構,可能會讓人以為進行抽象推理以及使人開化的新皮質是大腦發號施令的地方。


事實並非如此,至少情況不是如此簡單。我們已經知道,推理思考會受到情緒以及身體作用過程的深遠影響;新皮質的活動也受到邊緣系統和腦幹神經活動的直接影響,因此較「高層次」、進化較為徹底的新皮質本身並不發號施令,跟社會、情緒以及身體運作相關的其他大腦區域,會直接形塑新皮質的抽象感知和推理思考。

 

大腦透過情緒和社會相連結


幾乎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有社會連結,這在母親和初生幼仔之間表現最為明顯。哺乳類動物的大腦邊緣區包含兩種重要過程:

  • (a)維持原始的「身體——大腦」機能的平衡,例如:心跳、呼吸、睡眠週期;

  • (b)從外界接收資訊——尤其是從其他哺乳類動物的社會世界。

杏仁核對知覺以及面部反應的外在呈現具有重要作用,並且對於調節情緒來說也非常關鍵。這種雙重的內——外機能會使哺乳類動物具有一種獨特的趨向:我們都很關注其他個體的內在心理狀態——尤其是親代對子代的關注。


這種趨向使得親代能夠發展出一套均衡方法,調節子代的心理狀態,而且也體現在老鼠、猴子以及其他靈長類動物(比如人類)身上。


爬蟲類,兩棲類以及魚類等低等動物,缺少進化的邊緣回路,因此不會對同類的內在心理狀態大驚小怪,也不會像哺乳類動物一樣,進行有情緒反應的社會生活。相較之下,人類與他人甚至其他哺乳類動物進行情感交流,包括現在或許就坐在你腳邊的狗狗。

 

鏡像神經元能辨識他人心理而有所反應


所有哺乳類動物都依靠高度進化的邊緣回路來「解讀」同類的內在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靈長類動物似乎已經發展出一種獨特能力,產生與同類相似的心理狀態。當靈長類動物看到同類做出有意圖的外在行為時,牠們會表現出特定反應。


由於人類進化出獨特的大腦新皮質和語言功能,所以不僅能夠意識和調和心理狀態,還能推測他人內心的想法。


目前我們正慢慢揭開讓這種不可思議的社會功能得以發生的神經運作原理。大約十年前,「鏡像神經元」首次在猴子身上被發現,在人類身上發現則是後來的事。神經科學家這項振奮人心的發現,在同理心、文化和人際關係的本質研究領域裡引起了一連串令人振奮的話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文化、大腦與發展中心」的馬可・亞科波尼(Marco Iacoboni)與其他研究人員在人類身上發現了鏡像神經元,而他的同事目前正在研究鏡像神經元在跨文化情感以及社會生活上如何發揮作用。


我們可以從鏡像神經元進一步看出,大腦如何進化成一個複雜連結體。社會動物可以解讀彼此的外在表情和內在心理狀態,因此透過進化而生存得更久,這也使得鏡像神經元讓我們容易而準確地對他人的心理做出反應。這種在社交環境中「解讀心理」,決定他人是敵是友的能力,有著深遠的生存價值。


因此,我們具有遺傳而來的同理心,也擁有心理感知能力,兩者都根植於進化的過程。鏡像神經元系統的強大作用之一是幫助我們理解社會經驗。同理心讓我們把自己置於他人的立場上,我們會透過鏡像神經元系統在內心產生的狀態,來獲知他人的心理狀態。另外,理解他人的情緒跟我們的覺察力以及對自身的理解都有直接關係。


親子關係而言,當父母擁有心靈直觀能力,能察覺自己及他人的內心並表達出來,似乎就具備心智的連貫性,而這種連貫性跟孩子的健全發展有關。


不過就目前所知的知識來說,我們還不知道親子關係良好或欠佳(讓孩子健康成長或為孩子帶來傷害),是如何對鏡像神經元系統產生影響和作用。


關於這種系統在親子間日常同理互動中如何作用,或者對成人理解自己生活、敘述生命故事的方式有什麼影響,我們也不得而知。這些問題都是這激勵人心的新興領域裡值得研究的面向,並且未來可能會有所成果。

 
showLargeImage

兩人心意相通=彼此大腦神經整合一致


許多進行情緒研究的學科領域認為,這種難以捉摸的過程具有整合的功能。


有些學者認為情緒把生理(身體)、認知(資訊處理)、主觀(內在知覺)以及社會(人際互動)這些作用過程連結在一起。


部分學者則分析了情緒調節與被調節之間的關係:情緒對心智具有調節作用,同時也受到心智調節。


臨床醫生發現他們試圖描述情緒時,會陷入一種思考循環狀態:當你對某件事有強烈感受時會萌生情緒;而感受則會在你有情緒時產生。


研究人員和臨床觀察者在思考情緒時,總是陷入這樣的概念循環,原因或許是他們一直在描述全貌的一部分——正如盲人摸象的古老故事一樣,而全貌又和人的情緒跟神經整合的作用過程有關。


整合作用就是在一個龐大系統裡把各自獨立的部分連結在一起,神經整合則是神經把身體及大腦某一區域的活動與另一區域連結起來。


在大腦內部,所謂的「聚合區」(convergence zones)擁有分布廣泛的神經元,它們會延伸到大腦的不同區域,把各區輸入的資訊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機能性的整體。前文描述到的聚合區包括眶前額葉皮質和海馬迴


聚合區對大腦不同區域的神經活動有整合作用。其他神經活動則由胼胝體(一種帶狀神經組織,負責大腦兩半球之間神經資訊的傳遞)負責整合


另外,小腦也負責把廣泛分布的不同區域相互連接。而上文提到的杏仁核,也含有大量的輸入和輸出神經纖維,能夠連接感知、肢體動作、生理反應以及社會互動這些不同的元素


把情緒視為一種神經整合的結果,能讓我們思考情緒對個人各項機能的廣泛影響。這也能讓我們明白,大腦調節正常可以使各功能保持平衡,但若受到損害,就可能發生情緒調適紊亂,後果就是「無法整合」。


在人際互動中,當我們的心理處於整合狀態,就可以在情感上跟雙方產生連結。這種心心相連的結果,發生在個人主觀的內在心理狀態得到另一人的尊重,並且對方有所反應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自己在對方的心裡占有一席之地,而這種情形可以視為兩人大腦活動的整合:本質上是神經的整合,外在表現則為人際互動。


如果你擁有不快樂的童年,但以正確的方式看待那段經歷,相同的負面情緒不會重現在你的孩子身上。


然而,如果你缺乏自我認知,研究證明你很可能會重蹈覆轍,因為負面的家庭互動模式會代代相傳。 


 

理解心智(knowing minds)同情心(compassion)和他人共同感受、產生悲憫和仁慈的能力。


同情心是指關心他人痛苦難過的情緒,它可能取決於鏡像神經元系統,該系統會激發我們的情緒狀態來反映他人情緒,讓我們感受對方的痛苦。


同理心(empathy)理解他人內心的經驗;對另一個人或對象的感受的意識投射;共鳴性的理解。這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跟想像他人的心智能力有關。


同理心取決於心智直觀的能力,受大腦右半球和前額區域的控制。心智直觀(mindsight)「看見」或想像自己或他人心智的能力,使個人能夠在思維過程中理解其行為。此思維過程的同義詞還有「心智化」、「心智理論」、「讀心」和「反映功能」。


洞察力(insight)觀察及辨別的能力,產生認知的前提。洞察力與個人自省能力結合時,可加深自我認知。洞察力本身並不隱含對他人產生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能力。


反思性對話(reflective dialogue)反映內在思考過程的對話。反思性對話集中於思考、感受、感覺、知覺、記憶、信念、態度和意圖等過程。

 

思考


思考是我們用各種方式處理資訊的過程;通常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我們可能會透過文字或圖像意識到自己的觀點。為了和他人更流暢的溝通,我們必須理解文字和圖像背後的深意。

基於文字的思考是由左腦運作模式所創造的。左腦運作模式是一種線性邏輯分析模式,用於理解因果關係。左腦模式會評估是非對錯,而且不大容許模稜兩可的資訊。


矛盾資訊在這個模式下無法得到妥善處理,而且衝突的觀點很快會被過度簡化,以便解決問題並找出符合左腦邏輯的解答。非語言訊號和社交世界的情境屬於大腦右腦管轄範圍,在左腦的邏輯思考模式之下經常受到忽略。


當你回顧自己和孩子的思考過程時,請牢記這些左腦模式的局限,我們內在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許多語言,都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達。


右腦運作模式和左腦模式完全不同,雖然常常受到忽視,但或許正等待機會得到人們的肯定和理解。右腦模式的思考表現為一連串非線性、非邏輯的圖像和感覺。儘管這些重要歷程很難用語言表達,卻能夠為我們提供訊息,讓我們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記憶,並且在生活中創造意義。


嬰幼兒主要受右腦控制,因而需要跟父母進行非語言溝通。學齡前兒童的大腦左右半球都會參與運作,但連接左右半球的胼胝體組織仍尚未成熟。這段期間,兒童開始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


在經過小學階段甚至更長遠的時間之後,胼胝體會逐漸發育成熟,擁有更高的整合能力。到了青少年時期,大腦會進行重組,以深遠的方式改變思考的本質(這時就是叛逆期的發生)。

 

感受


我們的內在主觀經驗充滿不斷起伏的大腦能量和訊息。感受(feeling)是我們對內在情緒的自我意識,為我們揭示了大腦內部有意識的感受。當這些初始情緒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大腦會賦予意義。意義和情緒在同一過程中緊密相連。


有時,我們的初始情緒會發展成不同類別,包括悲傷、憤怒、恐懼、羞恥、驚喜、歡樂和厭惡等。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些複雜的、強烈的、通常還是外露的情緒,並且用文字為它們貼上標籤。然而,過度注重情緒類別及文字標籤可能會妨礙我們看見自己或孩子經驗背後的深層意涵。


反思性對話關注心智元素,包括以初始情緒的形式體驗到的重要感受。和孩子們討論他們關心什麼、覺得什麼是重要的、認為某件事是好是壞或對他們有何意義,並且用語言表達他們可能經驗到的各種情緒,都是討論感受時該重視的層面。

 

感覺


在語言能力尚未發展之前,我們活在感覺的世界,這些感覺形塑了我們內心的主觀體驗,有時它們尚未成形,也沒有定義。


事實上,左腦的語言意識優勢可能會讓我們覺得這些模糊、活躍、流動的內在歷程並不重要,也不值得關注。然而近期的研究證明,這些感受是讓我們了解哪些事物對自己有意義的重要線索;身體感覺是大腦理性決策過程的基礎。


感覺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基礎。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忽視對感覺的覺察力,然而這項未經開採的資源,卻蘊含著豐富的洞見和智慧。隨著我們對內心狀態和伴隨而來的感覺有更多了解,連貫性的自我認知也會隨之加深。


和孩子一起回顧感受時,想想身體的感覺會很有幫助。不妨問問自己和孩子:身體有什麼感覺?你的胃現在覺得如何?你的心跳是不是很快?你是不是肩頸緊繃?集中精神在這些感覺上,想想它們對你和孩子的意義是什麼。你可以問孩子:「你覺得你的身體現在想要告訴你什麼?」請寬容地接受這些非語言訊息,這是直接了解孩子和自己的管道。

 

知覺


每個人對於現實環境都擁有自己的知覺(perception)。尊重他人獨特的觀點不僅是「一件好事」,也是在神經科學上被證實的有效方法。寬容地接納他人經驗的獨特性並不容易。我們經常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對的,其他人的想法則是扭曲的,因此很容易落入一個謬誤:認為自己的觀點才是看待問題唯一正確的方式。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是指對自身思考進行思考(指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它是兒童學習事物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學習「表象與現實的區別」,多半在兒童三歲到九歲之間開始發展。我們會逐漸知道,事物呈現出來的表象並不一定是真正的樣子


舉例來說,幼兒可能會相信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真的,然而大一點的孩子會知道影片製作團隊運用了特效,雖然看來像真的,事實上是人為創造的。


後設認知的另一個元素是「表徵改變」(representational change),意指人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對事物的觀點;也就是說,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表徵多樣性」(representational diversity)是指接受他人從跟我們不同的觀點看待同一件事物的能力。


這種能力的具體呈現是:孩子能理解雲霄飛車對某人來說是刺激的娛樂方式,對另一人來說卻是恐怖的體驗。


此外,後設認知能力還包括情緒的理解,亦即情緒後設認知。孩童會逐漸認識情緒對觀點和行為的影響,也會明白人可能同時擁有多種矛盾的情緒。情緒後設認知和其他後設認知都是反思性對話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情緒智能」的一部分。


自然地,這種後設認知發展並不會隨著童年時期結束而告一段落;我們一輩子都在這個重要領域學習。

 

記憶


記憶是大腦將經驗編碼、儲存並在日後提取的基本方式,會影響我們未來的經驗和行為。記憶包括兩種基本形式:我們生來就擁有內隱記憶,能夠儲存行為、情緒、認知和身體方面的記憶。內隱記憶還能夠透過心智模型對經驗進行類化,形成對現實的認知。


外顯記憶的發展較慢。一般來說,嬰兒在一歲以後才擁有事實記憶(factual memory),兩歲後才擁有自傳式記憶。和內隱記憶不同的是,外顯記憶在回顧時會伴隨著「我正在回憶」的感覺,這個外顯形式就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記憶」。


在孩子遇到特定經驗後和他們進行回顧討論,是很重要的事。父母參與「記憶對話」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記憶力。在敘述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創造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記憶對話和共同建構相輔相成,從記憶中提煉出故事。藉由一個共同建構的故事連結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會共同理解自己在一段時間中的變化。這個理解過程是取得連貫性自我意識的關鍵。

 

信念


信念是我們認識自身和他人的核心。「信念」指的是我們對世界運作的看法,它來自於我們透過心智模型對所建構現實的理解。構成無意識心智模型的經驗也是信念來源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信念也能發揮作用。


和孩子討論信念時要記住:即使是孩子,也擁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想了解孩子的想法,你可以先問問開放式的問題。比如:「你覺得為什麼會發生那樣的事?」、「你覺得這個是怎麼運作的?」、「現在你有不一樣的想法嗎?」、「你認為她為什麼會在派對上哭了?」


關注信念的方式有很多,重要的是:父母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傾聽孩子的想法。我們的信念來自於過去和現在種種的經驗。

 

知覺態度


相較於信念或者信念系統,人在第一時間的態度表現出的心境要來得更短暫。這種以獨特方式產生認知、理解和反應的傾向,形塑了我們經驗的每一個層面。態度直接影響了我們面對某個情況的方式。此外,我們對事物的感受和當下的行為,都透過態度而建立,也直接影響了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方式。


直接和孩子討論態度和「心境」(state of mind)這些概念,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如果孩子經歷了情緒崩潰,很重要的是在事後跟孩子一起為這個狀態取個具體的名字,比如,大發脾氣、崩潰、情緒龍捲風或者火山爆發等等。


和孩子一起討論當時的感覺和想法。這個討論過程能夠幫助孩子深入了解心理狀態和情緒發生變化的本質,並且了解這種短暫的變化會深深地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

 

意圖


我們都有一種意向立場會建立對未來的期望,並且形塑我們的行為,然而結果並不一定總是能符合我們的意圖。有時候,我們的行為所產生的結果會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樣,我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意圖,而且其結果互相衝突,這在親子之間的複雜互動裡尤其如此。


你可能在希望孩子「過得開心」的同時,也希望透過限制孩子的行為,來讓他養成特定的價值觀。你並不是抱持單一意圖,導致你的行為相互矛盾、令人困惑。想要揭露行為或語言背後的真意,討論一下互動中意圖的作用,大有幫助。


和孩子共同思考意圖的本質,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渴望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區別。舉例來說,你的孩子想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但他採取的行動太過激烈,導致另一個孩子疏離,那麼和孩子討論他的意圖和將來可以怎麼做,也許會有用處。


你的孩子試圖表達邀請的行為,在另一個孩子看來卻顯得很不友善。了解到我們的意圖在其他人看來可能是另一個意思,在這複雜的社交社會中意義重大。當你和孩子一起思考內心和人際間的重要面向時,事實上就是在幫助孩子培養社交技巧和情緒控制力。


 
大腦神經科學
 

讓我們回到你的童年。感受當你的靈魂進入此生時的美麗和純潔。你的靈魂跟一個新的身體融合在一起。他縱身躍入黑暗和未知。你必須瞭解你的靈魂並非一個完美和完成的存在。在每一步之中它都在冒險


你的靈魂是一個敞開和變動的實相,它想要在每一生之中探索新的領域。而每一個新的嬰兒的誕生都是這個奇跡的呈現。


從更普遍性的角度來看,每一個孩子都為人類帶來新的能量。這個靈魂不只是想要探索新的領域,他還想要將自己獨特的能量帶到人類社會中。但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內在都是一個全新的東西,所以他無法被父母和家庭完全理解。父母出於本能會要孩子適應他們自己的世界觀

 

做一個父母常常會給你一種責任感,其中交織著恐懼和擔憂。當人們看到自己孩子時,他們自己內在的心理生存機制通常會浮現出來。我們可以說,他們最黑暗的部分,也就是最無意識的部分,會在他們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浮現出來。


他們會無意識而並非有意地這樣做。父母通常會強迫自己的孩子進入一個他們自己感覺安全和對的體系中,而孩子在這樣的體系中會感覺到迷失。


然而,在內在的深處,孩子記得:“這不是我”。但是在孩子完全意識到這一點有多麼重要之前,它必須放開父母的體系,這樣它才能從中解放出來。在此過程中,孩子會體驗到強烈的疏離、孤獨、和絕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每一個人類小孩的命運。所以,我邀請你深深地尊重你的靈魂進入此生時的縱身一躍。


你的靈魂知道這其中有多大的危險,你可能跟自己的靈魂有迷失和疏離的危險。當你看到一個孩子的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天真和玩樂的存在,但是要意識到它在經歷的深刻而艱難的旅程。


你曾經也是一個孩子,我現在邀請你跟內在那個依舊活著的孩子連接。我邀請你跟十二歲時候的自己連接,那時的你正要進入青春期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讓你內在小孩以一個形象呈現出來,你不必清楚地記得當時所發生的事。你現在所感覺和看到的孩子已經不再嶄新天真了。它已經吸收了來自家庭的情緒和恐懼,以及來自家庭的野心。嘗試感受或者看到這對作為孩子的你有什麼影響。象徵性地,你能看到它是這個孩子背在背上的一個包袱,感受這個能量包袱的重量


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想要放開這個包袱的最大困難就是他很愛自己的父母,他對父母很忠誠。每一個孩子都想要成為自己父母的療愈師。所以它會想要替他們承擔負擔。擁抱這個孩子,告訴它現在可以放開這個負擔,放開這個包袱了。


這個孩子所背著的悲傷沉重能量大部分並非是它自己的能量。這個包袱充滿了來自家庭能量中的恐懼、焦慮、擔憂、以及消極性。


對這個孩子,也就是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到當你放開這個包袱時,你才真正地成為你家庭或者你父母的老師或者療愈師。這時候你才能夠丟掉那些一直都在限制著你的體系,所以你以身示範地教他們如何釋放這些體系


想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能夠區分 假的忠誠 和 真的忠誠 。當你因內疚、羞愧、或者恐懼而行動時,就是假的忠誠。你必須瞭解你的家庭想要將你限制在它的影響圈子裡。他們這樣做是出於一種無意識和本能的需要,你的父母需要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為人父母的行為之中有一種佔有欲,這常常來源於恐懼,這會給孩子帶來一種虛假的忠誠感。你必須從這種忠誠之中解脫出來,當你做到的時候,你就能夠從靈魂的層面發展出對你父母和家庭的真正忠誠。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