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Sunnie Lei

娛樂、傳媒和痛苦之身

已更新:2022年3月27日


如果你對我們當代的文明不是很熟悉,或是你是從另外一個年代或是其他星球剛剛來到地球的話,有一件會讓你很驚訝的事就是,上百萬的人喜愛而且花錢去觀賞人類如何自相殘殺、互相虐待,然後稱它為“娛樂”。

為什麼暴力電影會吸引那麼多的觀眾?這個產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助長人類對不幸的癮頭。很顯然,喜歡看那些電影的人是因為他們想要覺得難過。到底人的內在有什麼東西是喜歡去感覺難過,然後稱之為好的?當然,就是痛苦之身

整個娛樂界的很大部分都是在豢養它。因為,除了過度反應、負面思考、個人戲劇化事件之外,痛苦之身也透過電影和電視螢屏的替代方式來延續自己

痛苦之身撰寫和制作這些影片,然後痛苦之身花錢去觀賞它們。那麼,放映和觀賞電視和電影銀幕上的暴力是否就一定不對的呢?

是否所有的暴力都是在豢養痛苦之身呢?在人類現階段進化的過程中,暴力不但處處可見,而且還不斷在增加。它以舊有小我意識的形態,被集體痛苦之身擴大,在最終註定毀滅之前還會再繼續加強

如果電影能夠以一個更寬廣、長遠的角度來演繹暴力,如果電影能夠顯示出暴力的根源和後果,顯示出它對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貽害,顯示出藏匿在暴力之後的集體無意識以及後者(在人類內在以痛苦之身存在的憤怒和仇恨)如何被一代代地延續下去,那麼,這些電影在人類覺醒的過程中就能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

它們可以充當一面鏡子,讓人們看到自己的瘋狂。若你能夠認出內在的瘋狂(即使是你自己的),就是精神正常,就是正在揚升的覺知,也就是人類瘋狂的終結。

這類影片的確也存在,而且它們不會在痛苦之身上火上加油。有些極佳的反戰電影就能如實地展現戰爭的原貌,而不是給它加上光環。


餵養痛苦之身的電影會把暴力描寫成正常或是值得讚賞的人類行為,或是把暴力視為一種光榮,而它的唯一目的就是讓觀眾產生負面情緒,好讓對痛苦上癮的痛苦之身得償所願。坊間流行的八卦新聞大多都不是在傳播新聞,而是在散布負面情緒——痛苦之身的食物。“暴行!”鬥大的字樣在頭條上驚聲尖叫,或是“混賬”!

新聞媒體知道負面情緒比真正的新聞可以增加更多的銷量。一般來說,新聞媒體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包括電視新聞,那就是:以負面消息為生。事情愈糟糕,新聞主播愈興奮,而通常這種負面的興奮是由媒體本身帶動的。痛苦之身愛死它了!。

一個新世界 - 喚醒內在的力量
第五章 痛苦之身(pain body)
艾克哈特·托勒<著>
 
 

科技已經發展到可以輕鬆編輯、扭曲、甚至完全捏造數位影像與影片的地步,用以誤導讀者來實現不同的政治目的。因此,許多新聞讀者可能不再確定該相信什麼。當烏克蘭有美國所欲謀取的利益時,我們要如何相信美國的衛星影像呢?當雙方的言論佔據了光譜的兩端且各有證據時,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我們可以再次考慮作者、資訊來源和發布它的政治環境,但要深入許多。在看新聞的時候,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

  • 該新聞作者和報社的發表紀錄是否良好(good track record),所發表的資訊內容是否與事實相符?

  • 該資訊是否來自政府管道(state channels)?如果是的話,此一政府所作的聲明是否值得信賴?此一政府之言論,是否與過去的行為一致?

  • 若這個資訊並非來自政府,是否在具有嚴格審查的政治環境中發布的?在某種程度上,審查(censorship)總是難以避免,但這種審查制度的受益者是誰?又會對誰不利呢?

  • 還有,作者的世界觀與專長為何?例如,一位前軍事專家可能會從戰略地緣政治的視角(a geopolitical strategic lens)觀察如火如荼的烏克蘭問題,並專注於特定國家的利益。相反地,一位學者可能會對該議題提出更具歷史性、哲學性甚至社會性的觀點。一個作家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在他報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藉由上述問題,或能讓我們大致了解一則資訊是否可靠。

  • 在審視所謂的「證據」時,請考慮文章的意圖

  • 它鎖定的目標是誰(target audience)?是國內讀者,還是國際讀者(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readers)?此一差異會如何影響這則資訊?該文章希望你採取怎樣的行動?

  • 此外,這篇文章是否透過訴諸恐懼的策略或情緒性的語言(scare tactics or sensational language)來影響你的觀點?這篇文章是否使用了諸如「為自由、和平而戰」、「為你的安全採取攻擊性的防衛」等偏袒性措辭,來合理化自身主張?

  • 一篇詳盡的文章,通常會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動機 這篇《衛報》的文章是個不錯的例子:它介紹了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勢力的動機。這篇文章並非沒有偏見,但它要我們思考「該相信和該相信什麼」(who and what to believe),這是一個好的表述方式,它希望我們能獨立思考,而非直接引導我們得出某個結論

 

最後,我們能夠檢視自身可能帶有的偏見(biases)。可以說,新聞的真實性(truthfulness)不僅取決於試圖操弄它的行為者,還取決於消費者的立場(positionality of news consumers)。有許多人會把不符合自身成見與偏好的新聞逕斥為假新聞。這其實相當危險,因為個人觀點將會變得愈發孤立與激進。


淺談「假新聞」:聽起來很累,對吧?這就是誤導性新聞內容如此有效的原因。人們被如此多的資訊轟炸(bombarded b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verload),以至於他們不再知道、關心、探索與分辨什麼是「真實的」。特定的國家行動者(state actors)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繼續製造大量的資訊,從假資訊(disinformation)到微妙的操控(subtle manipulation)來影響人們的觀點。


從美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行動者最近的新聞資訊交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參與了資訊戰(information warfare)——也有人稱之為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認知戰不僅僅是控制資訊的流動,它試圖操弄或控制人們對資訊的反應。


因此,該相信誰或該相信什麼,並沒有那麼容易分辨。它需要你閱讀、思考、反思上述因素。想想看你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與陌生人建立信任。為何我們要在尚未研究與思考的情況下,如此輕易地相信來路不明的新聞?


對「真相」的探索和思考確實需要做很多工作。「真相」(truth)不同於「資訊」(information),後者被許多人詮釋和建構為「知識」(knowledge),而後被重議與接受才能成為「真相」(truth)。當你下次遇到「新聞」時,先別急著下結論,可以試著檢視與思考它背後可能潛藏的利益、權力及其糾葛的複雜關係。唯有藉由此一過程,我們才能開始與他人一起構建知識與真理,並建立一個能夠為所有人的利益考量、更加通情達理的社會


如此全面地質疑資訊並非易事,但若慮及未細審資訊與權力的可怕後果,我會說花這些時間與精力是值得的

 

延伸閱讀:如何分辨假新聞

 

占主導地位的媒體敘述是,美國政府(和所有美國人)必須“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後者抵抗俄羅斯的侵略。現在幾乎完全認同烏克蘭,並且充滿了傲慢的正義感。曾經在美國外交政策和一般話語中如此強大的任何意義都明顯缺失,以至於美國的利益常常——而且應該——不同於任何外國的利益和目標。


這種情緒化和膚淺在電視對沖突的報導中最為明顯。美國觀眾充斥著入侵俄羅斯軍隊的砲彈爆炸的畫面、逃離入侵者的絕望、淚流滿面的難民(主要是婦女和兒童)的景象,以及其他堅定的烏克蘭平民武裝自己保衛國家的鏡頭。


電視是一種視覺媒體,總是試圖喚起觀眾的情感,但在處理烏克蘭戰爭時,這種元素已經變得過分了。提供大量顯示受創傷的平民難民的圖像對任何人對沖突根源、潛在問題或可能結果的理解幾乎沒有幫助。

 

事實上,著名媒體機構一直在傳播透明粗暴的烏克蘭宣傳。他們播出的一些材料被證明是假的。一個廣為流傳的烏克蘭女孩與俄羅斯軍隊對峙的形象實際上是一個巴勒斯坦女孩與以色列軍隊對峙的形象。


2015 年的烏克蘭小姐並沒有拿起武器對抗俄羅斯入侵者,儘管有一張照片覆蓋得很好。仔細檢查圖像顯示她正在揮舞一把氣槍。一些烏克蘭飛行員與俄羅斯侵略者作戰的空戰畫面 來自電子遊戲


美國新聞媒體還發布了一系列更微妙但明顯具有欺騙性的報導。據稱,蛇島的烈士在蔑視和詛咒俄羅斯軍艦後被炸成碎片,結果證明他們還活著。


美國新聞媒體在 3 月初盡職盡責地報導了烏克蘭軍方的一份聲明,稱它在黑海嚴重損壞了俄羅斯巡邏艦 Vasiliy Bykov,如果不是沉沒的話。這一事件被認為是一場重大勝利,因為這艘船是俄羅斯最新的戰艦之一。然而,基輔聲稱的可信度在 3 月 16 日受到重大打擊,當時 Vasily Bykov 顯然沒有受到傷害,駛入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


鑑於有關戰爭的報導存在這樣的問題,美國記者至少應該對反射性地重複烏克蘭政府的指控保持謹慎。例如,基輔一再聲稱俄羅斯軍隊在砲擊行動中故意以居民區為目標,美國媒體也回應了這些說法。


也許這些指控是真實的,但普遍接受的關於烏克蘭平民死亡人數 (截至 3 月 17 日為 726 人) 似乎與完全不分青紅皂白的襲擊不一致。記者至少應該對基輔的指控持懷疑態度,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進行了有意義的審查。


烏克蘭戰爭並不是美國媒體第一次成為外國虛假信息的渠道。在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年裡,美國的主要報紙和雜誌輕信地重複了英國 關於德國軍隊在比利時犯下一系列暴行的宣傳,包括強姦修女和刺殺嬰兒。這些故事後來被證明是完全捏造的,但它們對美國公眾對德國的態度產生了顯著影響。


大約 7 年之後,在 1990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媒體的表現同樣慘淡。媒體對 1990 年 10 月國會人權核心小組的聽證會進行了重點報導,其中包括據稱伊拉克戰爭罪行的目擊者。主要證人是一名淚流滿面的 15 歲女孩,核心小組主席眾議員湯姆蘭托斯 (D-CA) 僅以“Nayirah”的形式介紹她。


蘭托斯警告說,更詳細的鑑定會危及她在科威特的朋友和親戚。Nayirah 將自己描述為一名醫院志願者,她親眼目睹了伊拉克士兵強迫產房護士將新生兒從保育箱中取出。該行動據稱發生在 3 家醫院,據稱導致 312 名嬰兒死亡。


該帳戶是科威特政府精心策劃的虛假宣傳活動的一部分,旨在煽動美國公眾輿論瘋狂地支持與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開戰。一個可能犯下如此駭人聽聞的行為的政權必須被制止,這是明確的信息。最終,暴行故事孵化器的虛假性 變得無可爭辯,尤其是當信息證實“Nayirah”不是醫院志願者,而是科威特駐美大使的女兒時。然而,到那時,美國及其盟國正與伊拉克交戰。虛假宣傳故事達到了目的


回想起來,令人驚奇的是,美國的專業記者如何能夠在不做出任何微不足道的努力來證實它的情況下傳播這樣一個煽動性的故事。然而他們這樣做了。更糟糕的是,他們正在報導烏克蘭戰爭的繼任者對將基輔對沖突的描述進行這樣的考驗並沒有表現出更大程度的懷疑。相反,他們將烏克蘭當局提供給他們的陳述和圖像視為其真實性無可爭辯。


這種輕信使媒體對另一個外國政府的玩世不恭的操縱持開放態度。並且不要搞錯:當前宣傳攻勢的目的是在美國贏得公眾對華盛頓代表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的支持。這一次,美國人民需要認清新聞媒體上的親戰宣傳是什麼,而不是上鉤。**泰德·蓋倫·卡彭特

 

​“西方媒體上展示的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圖片中有 99% 是假的。他們使用虛構的演員、假場景、計算機圖形和針對普京和俄羅斯人置入性的仇恨言論 這是個喚醒沉睡的綿羊的舞台。我們一直在看一部真正應該睜開眼睛並喚醒我們的電影 沒有人告訴你關於烏克蘭的事——令人震驚!這位報紙編輯承認,記者被付錢是為了……推動與俄羅斯的戰爭!一位勇敢的人類英雄揭示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Udo Ulfkotte 是歐洲最大的報紙之一,Frankfurter Algemeine Zeitung 的編輯。幾年前,他向全世界承認,世界各地的記者都得到了中央情報局、秘密社團、政府、億萬富翁等的報酬……他們總是撒謊,從不向公眾講真話。 這就是Ulfkotte劃定界限的地方。在向公眾撒謊超過25年之後,他再也無法憑良心生活了。他公開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並揭露了將人類引向滅亡的全球犯罪媒體卡特爾。供認後不久,烏爾夫科特被發現死亡。

這些例子表明,世界實際上是如何被大規模欺騙的。電影中的圖像、過去的災難、危機演員……一切手段都可以對公眾撒謊。

 


3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i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