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無名的憤怒

001

Liebermeister 的解釋 : 仍對父母憤怒的人,一直想從父母處得到不一樣的對待,所以,他們一直活在「期望」的狀態下,而不是「接受」的狀態下,內在一直有一份潛藏的情緒在期待著、需要著。本質上,他們視自己為受害者,這樣的心情讓他們覺得很無力,因而拒絕改變的可能性。

他們專注在他們無法得到的愛,完全看不見此刻正接收到的愛,曾經得到的愛,或是,試著去接受此刻仍在等著他們的愛,如此,他們持續地覬覦從父母處得到更多,他們持續地把目光放在父母身上。

許多人在生命中某階段都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任何時候,當我們想要改變某件無力改變的事情時,我們就反而被這件想改變的事困住,我們想要改變它,因為它創造了苦難,但是,事實上,是想改變的欲望和沒有改變的能力創造了這個痛苦。

因此,我們活在這不愉快的雙重束縛之下: 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擺在我們討厭的事情上,我們無法享受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這個孩子無法與他的父母分離,也無法全心地接受來自父母的一切。

另一方面,在這個孩子對父母說:「謝謝你給我你曾經給過的。」真心地這麼想,在那當下,他就放下那份依存感,並自由地繼續他的人生,不再被父母束縛, 就是這矛盾,只有在他對父母鞠躬並榮耀他們時,他才能擺脫這樣的狀態,得到自由。

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是無條件地愛著父母的 父母的殘忍行徑不全是發生在身體上(即便現今的世界人口當中大約有九成的人小時候都挨過打)。它包含了缺乏親切的照顧與溝通、遺忘孩子的需求與心靈痛楚、無意義的變態處罰、性侵、壓榨孩子無條件的愛、情感勒索、破壞自我感覺,以及不計其數的權力剝削形式。

這份清單是列不盡的。其中最嚴重的是:孩子必須學習將所有這些行為當成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不認識其他的行為。無論父母曾對孩子做了什麼,孩子都會一直慷慨地愛著父母。

 

如今,身為成人的我們,知道我們(童年)的努力遭到了剝削,這並不是愛。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期待在童年時不能愛我們的父母,無論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而做不到,最後卻仍愛我們呢

如果我們成功放棄這種希望,期待也會從我們身上掉落,連同那陪伴了我們一輩子的自我欺騙。我們不再相信以前的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我們不再相信不需證明我們是值得被愛的

問題的癥結不在我們身上。是我們父母的當時的情況所造成的,是他們將自己經驗過的童年創傷變成了(或沒有變成)什麼。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過我們的人生,並改變自己的態度。

我的經驗是成年孩子的正向改變很少會引起曾經施虐的父母表現出正面的感覺與讚賞,相反地,他們的反應常常是嫉妒、戒斷症狀,以及希望兒女重新回復以前的樣子:卑躬屈膝、無條件的忠誠、能夠容忍虐待,其實就是憂鬱而不快樂的。成年孩子已覺醒的意識會讓很多父母感到害怕,在很多案例中根本談不上改善關係。https://goo.gl/1TkwVH

a2d5de2a520692f2e40d0b5e4bf7c846

只有當溝通雙方都能接納他們的感覺,去經驗這些感覺,並且毫無畏懼地說出來以後,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關係。這將是令人開心的良好關係。但卻很少發生,因為雙方都害怕失去彼此已經習慣的表象與面具,縱使它們會阻礙到真正的交流。

能夠保護我們不會受到重複驅力侵害的,只有承認真相——承認全部的真相以及它的所有意涵只有當我們盡可能地了解父母對我們做過什麼,我們才不會有重複那些惡行的危險,否則,我們會自動地重複父母的行為,並且極力反抗一種想法:當我們長大成人且想要平靜地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時,我們就能夠——且必須——解開童年與施虐父母的連結

童年的迷惘起因於我們從前努力要去理解虐待,並由虐待中推論出意義。但我們必須放下這種迷惘。身為成年人,我們可以停止迷惘,也可以學會了解在心理治療時,道德會如何妨礙傷口的復原。
 
20160901101028857

動物行為研究學家康拉德羅倫茲,曾非常感同身受地描寫了他的一隻鵝對他的靴子的死心踏地。因為這雙靴子是小鵝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東西。這種依附遵循的是本能。但如果我們人類終其一生都遵循著這種在生命之初的自然本能(一開始很有用),那麼我們將永遠是那個聽話的小孩子,無法享受長成成年人的優勢。這些優勢包含自覺、思想自由、進入自己的感覺,以及辨別的能力。

眾所週知,妨礙這些發展以及讓人們停留在依賴父母形象的狀態下,是教會與政府所感興趣的。卻很少人知道身體會因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畢竟,如果我們看穿父母的惡行,將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如果父母形象的權力行使不再有效,那麼這些父母形象又將會如何呢?

這是為什麼「父母」這個機制至今依舊享有絕對的豁免權。如果有一天發生了改變(就像這本書假設的那樣),那麼我們便能去感覺父母的虐待對我們(身體記憶-印痕)做了什麼。

如此一來我們就會更瞭解自己身體的信號,並且能後和諧地與身體生活在一起,但不是以被愛著的孩子的身份,不是那個我們從來不曾當過、未來也不可能變成的孩子,而是一個坦率、有自覺、以及或許是有愛的成年人,他因為了解自己的故事而不需再害怕這些故事。

 

愛麗絲.米勒正體中文出版作品:

 

華人的社會特別講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們也要認為父母是對的。但是,這種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們把這仇恨轉嫁到配偶、兒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這種轉嫁機制,是很多惡行的基礎。經常有人給我寫信說,他想殺人,他想傷害別人。假若你和這樣的人對話,他們一開始會對你說,那些人如何如何對不起他,但隨著聊天的深入,他最終會承認,最對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親至愛」的人。

在我們這樣一個特別講孝道的社會,「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魔咒,讓我們寬恕那些虐待甚至殺死孩子的父母,也讓我們看不到最初是如何孳生的,從而讓我們整個社會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實。 六個愛的謊言

 

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